<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打出惠企便民“組合拳” 18類建設項目無需環評審批

    信網6月30日訊(記者 李鑫邦)2023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并將生態環保確定為市級層面10個重點領域之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和人民群眾關切,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加大改革創新力度,2月份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7條措施》,打出惠企便民“組合拳”,按下服務發展“加速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營商環境實現整體提升。今年5月23日,《2023中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營商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青島市首次進入全國前十,為山東省內唯一上榜城市。

    “放”的力度不斷加大  市場活力更加強勁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實施“區域環評+告知承諾”改革,推動服務提速。發布《“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環評改革試點區域名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名錄》并實行動態管理,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目前試點園區總數達到15個。符合告知承諾條件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實現即來即審、即來即辦,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0多天壓縮到1天,當天就可以取得批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72個項目通過“告知承諾”完成審批。

    豁免一批、“打捆”一批  推動減負增效

    此外,將印發《不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項目名錄》,對環境污染影響小、風險低的18類建設項目不需要辦理環評審批。在全國率先開展“打捆”審批,已有31家企業受益,享受改革紅利。

    實施環評分級辦理推動簡政便民

    印發《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管理職責劃分的通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管理職責劃分的通知》,將大部分建設項目環評、規劃環評權限下放至區(市)生態環境分局。截至目前,全市95%以上建設項目由轄區生態環境分局進行辦理。

    “管”的方式不斷優化  市場環境更加公平

    進行“差異化”執法,助力精準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累計派發“雙隨機”執法任務9800余家次,綜合運用正面清單、信用評價等手段實施差異化執法監管。為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效能,在目前納入正面清單357家企業基礎上,針對中小微企業設置專項正面清單,新增納入清單企業2000家以上,正面清單效能發揮在全國走在前列,真正做到對守法者“無事不擾”,讓守法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始終保持打擊惡意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累計查處涉危險廢物犯罪案件40余起,涉自動在線監測數據造假案件9起,堅決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讓違法企業付出高昂代價。

    進行“非現場”執法,助力高效監管。為加快推進生態環境“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建設了生態環境執法一體化平臺,累計安裝企業端用戶2.11萬家,探索開展不見面監管“云檢查”,依托在線監控、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優化非現場檢查方式,有效減少了入企頻率,2023年非現場方式查處違法行為11起。

    同時,進行“幫扶式”執法,助力科學監管。深入開展“入企駐廠執法幫扶”行動,幫助企業開展“環保體檢”,建立9大行業《環保體檢手冊》,以點帶面、以行業帶動區域,促進全市排污單位治污規范化水平提升。認真落實執法普法制度,聯合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累計發放送法入企宣傳冊10000余份,幫助企業解決環保法律問題200余個。

    “服”的能力不斷增強  企業發展更加綠色

    一窗受理、全程網辦,讓企業“少跑腿”。按照“兩集中、兩到位”工作要求,將全部行政許可事項入駐各級審批大廳,實現集中辦理、“一窗受理”。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暢通“網上”和“線下”兩種辦事途徑,實現全程網辦功能,在官網、微信公眾號發布許可事項網上辦理指南,企業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辦理方式,實現“少跑腿”或“零跑腿”。

    全省第一個出臺《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將評審時限由國家規定的4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實現“受理、評審、結果告知”全程網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累計評審調查地塊1981個。

    靠上保障、定制服務  讓項目早落地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還建立“重點項目環評手續調度管理平臺”,對重點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按照“片區聯系人統籌+項目跟進人負責”機制,專人跟蹤、靠上服務,制定“定制化”審批服務單,助力重點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截至目前,716個省市重點項目已完成環評手續服務518個。全市選取食品制造業等27個行業,優化環評審批與排污許可證核發一體化辦理流程,實現“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審查、同期審批”,大大節省了企業的時間和成本。

    提升作風能力  讓服務更優質

    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 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納入“3+1”目標績效考核體系,盯緊執法、審批、招標采購、財務管理等重點領域,做深做實做細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向企業發放《提質增效紀律作風監督卡》,公布監督方式,持續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服務發展的內生動力。

    “治”的成效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堅持協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努力打造宜商宜業宜居的美麗青島。

    另外,青島在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1-5月,青島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分別為35微克/立方米、7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15,均位列全省第3位,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臭氧濃度是全省唯一一個連續五年達標的地市。全市20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16處城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累計高質量完成2754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9%,創歷史新高。

    全域統籌  不斷拓展生態示范創建成果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依然將生態示范創建工作作為城市生態環境品質提升的有力抓手,通過以點帶面、上下聯動、全域推進,打造了一批生態示范創建的鮮活案例。近年來,西海岸新區、膠州市、嶗山區、城陽區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萊西市成功創建全國“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靈山灣獲評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評選第一名,西海岸新區、膠州市成功創建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十強縣。

    拉高標桿  全力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

    樹立“人人都是創新主體,事事都有創造空間”理念,主動在全國全省坐標中定方位、找差距、立標桿,爭取了一批全國、全省唯一的首創試點。青島市先后獲批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西海岸新區獲批全國首批、全省首個氣候投融資試點。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全國首個自主負碳區域,入選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功能區。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好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決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化作風能力為抓手,以市場主體滿意度為檢驗,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持續強化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努力實現營商環境、作風能力、發展質量“三個大提升”,為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注入環?;盍?、貢獻生態力量。

    [來源:信網 編輯:秦璐]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6/30 10:58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李鑫邦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