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特產互換成社交新方式 追求“盲盒”刺激感要警惕風險

    近日,社交平臺“特產互換”成年輕人交友新方式,和陌生網友約定,互寄家鄉特產。社交平臺上有人曬出遠方網友的特產表示好評,并成為朋友繼續郵寄。也有不少網友分享被騙經歷,一位網友在寄出幾百元特產后僅收到3.99元的包郵辣條,據了解目前已有7名網友被同一人空手套白狼。

    如今網絡購物發達,動動手指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方便又快捷。一部分年輕人則甘冒風險,選擇和陌生人進行物物交換,通過獨特的方式了解一座陌生城市的風土人情,與很多只有本地人才知曉的“寶藏”特產不期而遇,也能使收件人產生一種開盲盒般的快樂體驗。也有人認為特產互換不僅能交到新朋友,還能借此推廣自己家鄉特產,為家鄉代言,兩全其美。

    除新鮮與刺激外,互聯網上一些翻車案例一直在提醒我們當心上當受騙,特產互換的本質畢竟是陌生人社交,信任基礎是這種社交形式天然的弱點。特產互換最為明顯的風險則是雙方的付出強烈不對等,在寄出誠意滿滿的包裹后,收到的卻是對方隨便寄些東西敷衍以對,或遇到收貨后直接被對方拉黑。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來自不同地區的7位網友被一網名為“趙鴿”的人欺騙。聊天過程中對方言語真誠,熱情友好,最后卻遲遲不發快遞,直至拉黑,后來為打消網友擔心被騙疑慮,“趙鴿”主動發貨,網友收到的卻是3.99元包郵的辣條。

    特產互換在體驗開盲盒刺激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風險,除所收到與寄出特產價值不對等,產生心理落差外,還可能遇到被對方拉黑受騙、食品安全、個人隱私等安全問題。在互換之前期應有心理預期,并提前做好保護措施,通過選擇可靠網友,盡可能多的了解對方身份信息,寄出快遞之前約定特產價值,列出物品清單,及時關注快遞動向方便追回等方式降低受騙風險。

    有網友表示,自己疑似被騙后曾嘗試報警無果,發出難道只能道德譴責的疑問?;Q特產因為是陌生人社交,雙方相互了解的信息太少,沒有第三方擔保,一旦出現問題,維權十分困難。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美食,特產互換是一種新奇又刺激方式,普通人若只為體驗多樣的特產美食,不想體驗開盲盒帶來的刺激,可不必跟風,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或直接咨詢當地網友,求助列一些美食清單推薦,既能安心享受各地美食,又不必承擔陌生人互換帶來的風險。

    特產互換是建立在陌生人相互信任的前提之下,對于喜歡交友,追尋刺激感,并能夠接受其風險的人來說十分有趣,只想以此增加美食體驗的人則需謹慎選擇,或通過推薦購買的方式來滿足自己。

    信網評論員 孫寶震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8/31 20:39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孫寶震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