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1月7日訊(記者 趙彥閱)今年下半年以來,青島樓市利好政策一茬接一茬:調整青島非限購區域購房首付比例、全域取消限購、放松交易條件、認房不認貸……可以看出,政策不斷加碼,松綁力度持續加大,“十一黃金周”期間各樓盤更是繼續發力,各種假期折扣、補貼、車位券、老帶新、送物業費等一系列促銷方式齊上陣,有的樓盤還能“以舊換新”。然而,從最新公布的數據看,地產行業傳統的“金九銀十”卻并不閃亮,從青島多家地產咨詢公司統計的數據看,今年10月的銷售信息環比、同比都呈下降態勢。
“金九銀十”數據不亮眼 青島樓市監測有下降趨勢
信網注意到,青島多家地產行業咨詢公司都發布了10月島城樓市的銷售信息統計,雖然數據略有差異,但環比、同比數值都呈負數來看,今年的“金九銀十”并不亮眼。
而在此前,青島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張曉也做客《行風在線》節目時,也回應過青島房價的走勢情況。她表示,今年7月份,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做了新的預判,供需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的確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下行趨勢,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青島也落實了這些政策,出臺全域取消限售限購等一系列措施。對青島市場監測分析來說,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區域分化比較嚴重,好的地段、好的配套住宅價格還是比較堅挺的,前三季度銷售在山東省處于首位,青島房地產占全市GDP將近6%,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一項目新老樓座相隔一年半拿證 單價相差近2000元
房價到底是漲是跌,新房的備案價或許可以視為一個參考標準。以東李片區的一處樓盤為例,這個項目體量不小,規劃了20多棟高層住宅,從第一次拿到預售許可證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2023年3月,該項目的兩棟毛坯房最先拿證,156套房子如今還有8套低層或頂層的房子可售。從備案價上看,1套一樓108平方米的房子單價19734元,二樓的備案價則是20667元。
而同一項目的5號樓則是2023年8月拿到的預售許可證,也是距今最新開售的房子。5號樓同樣是毛坯房,1套一樓103平方米的房子單價17790元,二樓的房子面積106平方米,備案單價18990元。
相同的項目,相同的樓層,同一面積區間的新房,相隔一年半,備案單價降低了近2000元。
剛需項目面臨“買漲不買跌” 改善住房一上市就“很搶手”
“一直做不了決定買房的大多是剛需族,他們手頭的資金不算寬裕,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還款方式都是他們要考慮的因素,可能之前已經放棄的一個項目突然出了套特價房,他們又會改變主意,再重新看房比價,成交周期就會拉長。”一位從業房屋中介的業內人士表示,剛需房的戶型、面積等基礎因素差距不會太大,隨著地鐵等公共交通覆蓋面擴大,剛需一族的選擇范圍也在擴大,“原本購房者是二選一或者三選一,現在可能就變成了五選一,項目之間的競爭壓力不小。”
與剛需族相比,如今有改善需求的購房者也逐漸增多。他們能接受的價格空間更大,對房屋的附加值也要求更多。除了戶型、地段等基礎因素外,他們對環境、品牌乃至后期的物業服務也有更多要求。
“如果說是看改善或者說高檔住宅,嶗山區的項目比較典型,特別是今年的張村河片區,拿地、上項目的都是很有實力的開發商,從戶型面積上就能看出來是主打高端客戶的,所以無論是項目整體的設計,還是戶型、裝修,都給人很上檔次的感覺。從價格上看,這類房子的單價能夠得上剛需房的兩倍,但據我所知,有些項目一上市,就早早有客戶主動來看房了。”
青島樓市不缺“豪宅” 企業實力、地段環境、房屋品質缺一不可
據統計,2023年1-10月份,青島商品住宅銷售總金額前10名的樓盤中,張村河板塊的千萬級的魯信有鄰花園就以21.48億元位居第一。位于嶗山區前海一線的銀豐·玖璽城以自入市以來項目持續熱銷,70000元的均價,一套豪宅動輒就上千萬元,在1-10月累計網簽19.84億元,位居亞軍寶座。
同樣是銀豐地產的項目,銀豐·玖璽臺也被市場關注著。地處松嶺路與盈川東路交匯處,這一地段可以算是嶗山區的核心位置,周邊分布著政府機關、高校學府、會展中心、博物館劇院、商超等,城市配套設施已經滿足了日常生活以及商務社交需求。除此之外,該項目靠近午山和石老人浴場,同時擁有了山景與海景。
“戶型、地段、環境、配套都沒得挑,這個項目可能都不止是改善,得算是一流的高端項目。這樣的房子價格肯定高,但目標客戶群體也非常清晰,用好的產品去迎合高凈值客戶的需求。”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房子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雖然價格不菲,但同樣不缺買家,“像是前海一線的房子,走的也都是這個路子,有實力的開發商加上稀有地段,設計出來好房子,自然能賣個好價錢。”
地產新政策持續出臺 業內人士認為主城區樓市將以平穩為主
住房價格的漲漲跌跌向來備受矚目。進入2023年,國家層面對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已經出臺了數百條,樓市放松政策的落地實施也調動著整個市場的情緒。認房不認貸、全域取消限購、銀行利率調整、公積金新政實施……這些政策的出臺落地都在提振著市場信心。
進入第四季度,各大開發商或因為業績壓力,或因為著急回款,都使出渾身解數,各種促銷方式層出不窮,甚至除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外,降價、打折、給補貼、送車位等促銷手段輪番上陣。但對觀望許久的購房者來說,憑著“買漲不買跌”的心態,盼著房價再降點,遲遲就沒有出手。
有業內人士認為,就目前樓市狀態來看,雖然尚未有明顯大幅回暖苗頭,但綜合考慮資源配置、地段、產品力、品牌等多個因素,主城區多數樓盤的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化,仍將比較平穩,一些銷量受阻或者樓盤相對集中的近郊片區,價格戰仍將持續,“預計區域分化將繼續拉大,房屋自住理念增強,投資理念有所下降。”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