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1日訊 (記者 于曉 趙彥閱)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人才之于發展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市北區實施“北尚英才·青云”計劃,開展了“青聚”“青巢”“青創”“青享”四項行動,為城區發展積累了一定的人才基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構建人才強磁場的概念,對照現代產業發展的新任務和新要求,人才引進也需要更上一層樓。在今年的市北區“兩會”上,市北區人大代表,青島國電華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開發部部長、高級電氣工程師孫皓寧提出建議,要圍繞產業鏈升級完善人才鏈引進新模式,從而發揮好人才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人才引進應該按照科學的方法,梳理產業發展和現實需求,來明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孫皓寧建議通過發揮大數據手段的技術優勢形成基礎數據庫,精準鎖定市北區深化產業強區所需要的高層次、高技術人才,有針對性地引進類型人才、領域人才和專業人才,做到圍繞產業鏈精準引才。而針對產業鏈和市場變動的新形勢,也要重視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逐步建立產業鏈人才需求清單,并在此基礎上定期更新產業鏈人才需求清單。
在人才引進的機制方式上,孫皓寧則認為要“不拘一格引人才”,提高人才招引的靈活度,可以采用顧問指導、兼職服務、聯合攻關、技術合作、平臺簽約、退休特聘等傳統柔性方式,多想“金點子”,讓高層次、高水平的人才為城區發展建設所用。
作為一名工程師,孫皓寧也特別提到了實用性人才的引進和培育,發揮市北區職業教育的優勢,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對接溝通和交流合作,探索訂單式培養、委托式培養等實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子,把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成為市北區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