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按照“提得準、說得對、辦得好”提案工作要求,青島市政協提案工作辦公室聯合信網傳媒推出“優秀提案背后的故事”系列策劃,旨在深入挖掘優秀提案背后的精彩故事,樹立典型,凝聚力量,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精品提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青島城市的根在老城區,作為青島城市文化的根與魂,老城區記載了城市發展的歷史和過程,也承載了城市的傳統生活文化,彰顯城市積淀和特色。隨著青島城市更新三年攻堅行動的啟動,老街區逐步展現出新“格”調。如何在城市更新中發展新經濟,又保留城市歷史文化,青島市政協委員路彤通過“三引”趟出一條老城區“煥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老城發展缺乏活力
對路彤來說,中山路、老里院都是兒時不可或缺的記憶。“一二一,上街里”的童謠伴隨著一代人長大,石板路邊上的菜市場是熱鬧煙火氣的代表,里院還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體現,如今保留下來,更是對青島城市文化與城市歷史的反映。
但隨著城市發展的變化,由于地理位置、歷史因素、周邊環境等原因,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很難維持老城區的生機與活力。居民因為房屋拆遷、征收等原因搬離,許多商業門店也因為人流量減少而另擇新址。面對這一現狀,路彤認為:“想要突破這一困境,必須聚焦目前的商業大環境,推陳出新。”
“四新”助推老城區創新發展
如何保留住城市歷史文化記憶,又能在城市更新中發展新經濟,舊中出“新”?在“激活老城區打造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休閑街區”的提案中,路彤以“四新”建言——引進新技術,傳播多元化;引入新業態,創新無邊界;引導新模式,助推新發展;規劃建設新項目,打造“網紅打卡+人文藝術+休閑消費”的新型文化旅游消費模式。
“百年中山路,人文大鮑島。”青島市政協委員路彤認為,“四新”的注入,將助推老城區創新發展,最終形成傳統與現代交融、商業與景觀一體、市井與時尚互動、體驗與購物結合的度假式街區商業綜合體,全力打造出獨具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休閑街區。
委員提案建議與部門開展工作高度契合
據悉,路彤的提案,與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關于老城區“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申報山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計劃2023年完成國家級休閑街區的創建工作高度契合。
目前,老城區“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已煥發新活力,不僅引入了特色餐飲、文化藝術、休閑體驗等122家重點業態。海泊路、高密路也已順利開街,落位業態中既有中華老字號品牌,也有新的網紅潮牌,青島城市記憶館等新的游覽元素。
此外,“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在更新中,合理規劃了歷史街區功能定位、產業布局和發展模式,構建了功能優化、業態新穎的區域產業體系。在老城建設和招引業態落地,同時開展老城業態落地和管理運營前瞻性探索和研究,針對實際條件研究制定“一樓一策、一街一特色”招商方案。同時,青島相關部門還將通過對老城區范圍內資源的重新挖掘和梳理,將修復保護與老城復興充分融合,設計豐富多樣的足以彰顯老青島文化性、體驗性的休憩節點,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營造立體化的游覽氛圍,重點提升中山路步行街、棧橋、膠州路、劈柴院和大鮑島街區,優化產業布局,讓百年商業街煥發勃勃生機。
老城復興走出青島“模式”
目前,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里,不時有市民和游客來到此地游覽,原本沒落的老城儼然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下一步,青島老城更新將堅持項目改造與業態更新相銜接,聚焦旅游、金融、設計、演藝等行業,力爭落地一批產業項目。同時,大力導入自帶流量、網紅效應的體驗類、互動類時尚業態。對標國內時尚消費頂流業態、能夠觸動“老青島”情結的業態和高成長性的新消費業態三個方向,重點突破中山路主街和大鮑島等5大街區項目全面煥新。
此外,青島將積極導入“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網紅潮牌新業態,營造個性化商業氛圍。打造成為24小時的休閑度假產品,引領青島嶄新的城市休閑度假及夜間生活方式。通過策劃包括里院文化節、戲劇音樂節等一系列文旅主題活動,不斷提升老城新空間的文化藝術氛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著力打造青島旅游新的支撐點、增長極。
“在新產業、新業態的賦能下,歷史城區正在逐步迭代升級。我相信,老城復興將走出獨特的青島模式。”青島市政協委員路彤稱。文/信網記者 顧青青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