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打造充電設施領域“青島模式” 讓新能源車跑得更好

    【編者按】按照“提得準、說得對、辦得好”提案工作要求,青島市政協提案工作辦公室聯合信網傳媒推出“優秀提案背后的故事”系列策劃,旨在深入挖掘優秀提案背后的精彩故事,樹立典型,凝聚力量,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精品提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上路的綠色牌照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車的“補給站”,也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但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的問題,進一步影響電動車輛更新和新增,制約國家“雙碳”目標及青島交通行業發展。

    在青島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提出“青島加快推動基礎充電設施網絡建設”的提案,獲評年度優秀提案。

    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課題組赴新能源生態科技館開展調研

    充電基礎設施配套政策不完善

    充電基礎設施能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電服務,是決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隨著電動車的持續快速發展,青島的充電基礎設施也在逐漸推進。

    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9月底,青島已建成充電樁共37952臺,其中公用充電樁11626臺、私人充電樁20250臺、專用充電樁6076臺。有18705臺已接入省平臺,其余充電樁在不同的平臺運營。這一現狀,造成電動車輛車主充電時需要辦理多張電卡,安裝多款App,一定程度上給車主造成了不便和困擾。

    此外,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調研發現,目前青島市在充電設施方面的政策文件主要有《青島市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實施細則(試行)》,總體的管理制度及符合青島市實際情況的實施意見、充電設施相關獎勵政策都未出臺,且絕大出租車主由于充電設施不完善、各區市充電設施發展不均衡,拒絕更換電動車輛,阻礙了電動車進一步普及發展。

    打造充電設施領域“青島模式”助力“雙碳”目標

    就青島基礎充電設施發展難題,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建議青島進一步優化完善配套及政策,通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交通行業發展,制定全市城配物流、巡游出租車、公交車、環衛車、渣土車、港礦用卡車等車輛的新能源汽車更新計劃,制定上述領域更新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如路權政策、更新獎勵政策等,通過充電設施建設助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交通行業發展。

    此外,為助力“雙碳”目標,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還在提案中建議青島打造充電設施領域的“青島模式”,創新充電設施建設模式,實現電動汽車公用充電設施鎮駐地、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100%覆蓋,新建小區固定停車位100%具備安裝充電設施的條件。同時,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還建議青島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平臺建設、智慧網絡使用優勢,統籌建立以車聯網平臺為基礎,整合光伏發電、智能運維等功能的充電設施運營服務網絡,實現青島市充電服務“一個平臺、一個App”,搜索、查詢、導航、一碼支付全部完成。

    青島已出臺《青島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22-2030)

    老舊小區配建充電設施將寫進改造技術導則

    充電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醞釀著新機遇。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的提案,引起了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高度重視,并進行了認真辦理。

    目前,青島已出臺《青島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22-2030),該《規劃》將指導各區市統籌做好全域內城市公共停車場、居民小區、等重點場景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引導新建充電設施合理布局,優化公共快充服務網絡。

    此外,青島也已支持城運集團等企業根據所屬公交充換電站充電設施使用情況,大力推行充電場站對外開放。同時,成立了充換電產業發展協會,加強協會監管作用,搭建平臺,開展合作交流,加強充換電新技術交流與聯合攻關,推動新產品開發與應用,強化行業自律管理,規范工作流程和市場行為。

    下一步,青島將針對農村地區、老舊小區深入挖掘重點場景充電設施建設,配合住建部門起草《青島市老舊街區改造技術導則》,進一步明確充電設施建設相關要求,指導老舊小區充電設施配建。依托特來電新能源、找樁科技等公司,推動“充電樁+微電網”“光儲充一體化”“移動充電”等新技術加快落地,為交通行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進一步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全過程規范充換電設施選址、建設、驗收、投運及日常管理。文/信網記者 顧青青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1/22 13:48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顧青青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