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建棟:加大公共文化場館扶持促進文化繁榮

    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寶龍美術博物館館長劉建棟。(來源:信網)

    信網1月29日訊(記者 趙彥閱)文化場館不僅僅是外在的、供以觀瞻的景觀,更是經過時間的歷練、文化內涵的積淀以及良好口碑逐步形成的高雅圣地。但目前部分民營文化場館空間閑置、運行資金匱乏、缺乏與官方場館同等的宣傳推介力度等現實困境,造成了大量的民間文旅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為此,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寶龍美術博物館館長劉建棟為加大民營公共場館扶持力度,促進青島文化藝術市場繁榮發展建言獻策。

    “衡量一個地方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僅要擁有‘文化四館’,還取決于它們與社會公眾的距離以及公眾獲取服務的便利程度。”劉建棟認為,要想拉近公共文化藝術場館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提升社會公眾獲取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度,首先就需要對全市的文化場館進行科學的梳理。他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對全市的文化場所,根據不同地域、不同規模、不同門類進行統計梳理,對包含公立和民營的全市文化場所進行網格化配置,滿足廣大市民免費開放、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維護公民文化權利、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使之成為社會公眾的普遍生活方式。

    劉建棟調研發現,以民營博物館為例,青島市近年來共有2家獲評國家二級館、3家獲評國家三級館的稱號,獲評數量在全國也是領先的城市。為此,他建議青島參照其他城市的做法,重視民營文化場館的健康發展,出臺并落地實施相關獎勵政策,給與這些獲得國家級稱號的公共文化場館一定的獎勵。

    除此之外,在政策的出臺和落地上,劉建棟建議發揮好行業協會的專業能力,“他們在本領域更具有專業性、學術性、技術性,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協調管理能力和對社會的奉獻精神。他們具有敏銳的市場判斷力、豐富的實戰經驗,了解民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使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執行更具準確性和可行性。”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1/29 13:57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彥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