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加快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 青島在經略海洋上奮力爭先

    信網1月30日訊(記者 趙寶輝)1月29日上午,青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市長趙豪志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5760.3億元,同比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認識程度的不斷深入和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的不斷提高,海洋產業結構變動在海洋經濟發展進而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青島向海而生,因海而興。(來源:信網)

    海洋經濟指標增長成青島發展“重頭戲”

    青島海岸線總長817公里,海域面積達12240平方公里。信網記者關注到,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披露海洋建設相關內容,并作為2024年工作安排中“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內容之一單獨列出。青島把海洋建設放置如此重要的地位,一如既往。

    “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落戶”“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連續9年保持全國沿海港口首位”“濰柴(青島)海洋裝備制造中心一期竣工”“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正式啟用”......回顧過去的一年,青島在海洋裝備制造、海上港口運行、海洋文化軟實力傳播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發展,構建了科學高效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在海洋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不凡成績。

    藍色經濟是難得的增量經濟,具有很大的潛力空間。信網記者留意到,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成為2024年青島市一項重點任務。

    青島發展海洋產業大有可為。(來源:信網)

    人大代表熱議“海洋話題”

    海洋碳匯(又稱“藍碳”),是指將海洋作為一個特定載體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化的過程和機制。同時,也是地球系統中最大的碳庫。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林夕寶認為,發展海洋碳匯交易是青島市打造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的應有之義,當前階段應充分利用海洋優勢,推進青島海洋碳匯交易發展,率先搶占區域海洋碳匯交易市場高地,帶動膠東經濟圈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林夕寶表示,海洋碳匯交易起步晚,處于探索期,未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規模小。當前國際藍碳交易項目較少。“國際公認的典型海洋碳匯生態系統在青島市分布并不均,缺少紅樹林生態系統,鹽沼濕地分散,海草床面積小也是現階段制約碳匯交易發展的因素之一。建議加強科學謀劃與頂層設計,將海洋碳匯交易市場建設納入青島城市發展規劃,制定碳匯交易地方政策,構建由生態環境部門統一監管、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監管框架。”

    “青島作為全國海洋藥物教育和研發中心,經過近幾年的培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海洋生物產業基地。”青島市人大代表,致公黨青島市委會經濟工作委員會榮譽主任,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總裁王明剛在社會調研過程中注意到,青島現已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農用制品為主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了嶗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高新區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黃島區海洋生物產業園、中德生態園正大制藥藍色藥庫等特色產業園區,集聚效應逐漸顯現。“建議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海洋生物醫藥強市!”

    政策加碼為藍色經濟賦能

    信網記者注意到,在增強海洋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嶗山實驗室更好承擔重大戰略任務。支持駐青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更多成果本地轉化。推動國家深海基因庫、深海標本樣品館和深海大數據中心等三大國家深海平臺開工建設。加快國家氣象局青島海洋研究院建設。建成漢纜超高壓電纜綜合實驗室。在海洋物聯網、深海開發等領域實施27項重大技術攻關。積極推進海上綜合試驗場等重大涉??萍蓟A設施建設。

    此外,在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上,提出做大做強海洋船舶與海工裝備、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漁業等重點產業,加快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北海造船綠色動力先進船型量產,加快中船七一二所大型特種電機、徐工港機裝備生產基地建設,爭創船舶與海工裝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工建設青島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二期,加快抗腫瘤、抗病毒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鞏固海洋功能食品等產業優勢,推動合成生物技術應用,搶占海洋生物制造產業新賽道。

    在提升國際樞紐海港能級上,則提到爭取青島港新版總體規劃獲批實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積極開展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建設,推進董家口港區礦石碼頭等重點工程,實現液體化工倉儲二期竣工。一體推進智慧港口、智慧海關、智慧口岸建設,全面實施“海鐵直運”新監管模式。支持青島港加快內陸港布局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基地。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航運保險、海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打造現代航運綜合服務示范區。

    海洋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同時也是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當前,青島已將海洋發展擺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隨著后期一系列務實政策的落地,青島海洋經濟將享受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培育”,海洋特色也將更加鮮明。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1/30 21:31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寶輝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