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23日訊(記者 趙彥閱)工業是青島的立市之本,過去的一年,青島立足發展產業、服務企業,聚焦“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加力提速工業經濟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堅實支撐。新的一年,新型工業化如何發力?2月22日上午,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的召開給出了答案,青島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加快實現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在全省新型工業化中打頭陣、當先鋒。
新型工業化成經濟發展高頻詞
產業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青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奮力爭先”放在了今年重點工作安排的十個方面的第一項。
工業制造業提質增效,是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正如曾贊榮書記在會議中指出的,要深刻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到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的戰略選擇、是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譜寫青島工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今年,青島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著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培育新質生產力,穩固工業基本盤。
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新型工業化集約發展的應有之義??萍寂d則產業興,科技強則產業強,今年青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發出了,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的強音。
支持企業研發能力建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參與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化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500家,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00家以上。新創建2家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
推動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鏈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加快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和世界一流企業。推動國家鐵路裝備綜合試驗基地落地建設。在董家口規劃建設大型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實施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滾動推進500個以上技改項目。
抓好項目建設,就抓住了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抓穩了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硬支撐”、抓牢了“走在前、開新局”的“強引擎”。新的一年,青島將積極布局搶占基因與細胞、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空天技術等產業新賽道,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規劃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加快華大細胞中心、天啟衛星物聯網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擦亮青島制造品牌
《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研究報告》顯示,青島穩居全國第7的位置,是十強中唯一一座北方城市。制造業是青島產業發展中的巨人,回顧過往發展,青島從輕工業發達逐漸成長為“輕重并舉”,一步步構建起完備的工業門類。享譽全球的家電、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高速列車、引領行業的新能源充電網模式……無一不是青島制造業演進的生動注腳。
以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為代表的“老金花”仍在綻放,賽輪、特銳德、征和工業等“新金花”則展現出中流砥柱的作用??崽刂悄軇撔翪2M商業模式,實現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特銳德,布局新能源產業,打造“充電網、車聯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的新能源互聯網平臺;賽輪“橡鏈云”平臺已經沉淀了成熟軟件產品和橡膠行業解決方案近百套,并集成了ERP、CRM、PLM等主流企業管理軟件......
從《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到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再到《青島市先進制造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強制造”都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作為國家首批“兩業”融合試點城市,青島還一直積極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一方面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一方面依托具有特色競爭力的服務業體系,反哺、增強制造業的競爭優勢。
工業立市、工業強市。面對未來復雜多元的產業競爭,相信青島的工業經濟能夠磨礪出足夠的“韌性”,更加游刃有余的一路向上。[信網·信號新聞]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