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快遞新規落地消費者不較真兒 希望“大件兒能送到家”

    快遞新規落地,“不告而投”獲將面臨罰款。(來源:信網)

    信網3月4日訊(記者 趙彥閱)“不打招呼就放快遞柜,雖然在過去是普遍操作,但不代表它合理合規?,F在隨著新規落地,快遞企業應該積極落實,不能再繼續無視消費者的權益了。”3月1日起,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落地,新規明確了,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以及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行為屬于違規,最高將處以3萬元罰款??爝f行業將迎來更加嚴格的新規一事引起熱議,有網友認為,新規嚴格的規定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提供了便利,也有不少人認為,此舉或將增加快遞員工日常的工作量,也有業內人士預測,快遞行業或將迎來淡季。

    大多快遞投放時未經過同意

    “印象中好像就只有順豐和京東的快遞員會提前打電話問一下家里有沒有人,沒人的話放在菜鳥驛站行不行,其余都是放在快遞柜后直接用短信把取件碼發過來。”黃女士十分喜歡網購,不論是日常生活用的小物件,還是家具、家電類的大物件她都會選擇在網上購買,對于新規定的落地,黃女士無疑是表示雙手贊同的。“因為小物件直接放在快遞柜沒問題,但是體積大一些的,稍微沉一些的被直接投放在菜鳥驛站,我自己搬回家太費勁了。”

    信網了解到,一般情況下,快遞員默認將快遞直接投放在快遞驛站,大多消費者幾乎沒有接到過電話詢問是否要送上門。“物流已經顯示簽收,實際上我東西都沒收到,也不知道放在哪個代收點。”“沒按照地址投放,丟了件也沒人賠償。”“到貨不配送,快遞員電話和網點電話都沒人接聽”......信網在網上投訴平臺搜索“快遞”關鍵詞,出現超122萬余條相關投訴,其中有不少是投訴快遞員擅自將快遞存放在驛站,投訴對象涉及韻達、中通、申通、極兔等多家快遞公司。

    多數用戶愿意理解快遞員

    根據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可以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周五下午我在網上買了一箱飲料,周日下午收到了快遞柜公眾號推送的取件信息,還是沒接到快遞員的電話。”于女士注意到了快遞新規,但如今的結果也是在她意料之中的,“我記得之前也有過類似規定,但快遞依舊都還是直接被放進柜子里,好像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也不會刻意去跟快遞員較真兒。”

    在黃女士看來,新規定的落地確實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權利,“快遞在投放前事先跟我們溝通的話,一些小的物件就可以讓快遞員直接放到快遞柜,給快遞員省時省力,而大的物件讓快遞員送貨上門,也能給我帶來更多便利。”與此同時,黃女士也表示,愿意理解快遞員工作的辛苦和不容易。“現在大家都愛網購,平時他們派送工作量就不小,等到了年中和年底大促的時候,要是挨個打電話更是辛苦,對于我來說,只要不丟件、大件能給我送貨上門,其他的我都能理解。”信網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用戶都像黃女士這樣愿意理解快遞員。

    業內人士:快遞行業或將迎來淡季

    快遞新規落地是否會對快遞價格造成直接影響?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的實施或將提高快遞派送的成本,接下來兩三個月是快遞行業的淡季,短期來講快遞收派費用不會有變動,但是從中長期來講,新規還是會對快遞價格造成直接影響。

    從另一方面來看,新規的落地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可以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質量,減少快遞市場的不規范行為,同時也對快遞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要保障,新規實施后,快遞員的派送壓力同樣應該予以正視??爝f員作為服務的提供者,他們有穩定的收入才有干活的動力,快遞行業才能夠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
    导读
    本文共1869字,阅读约需5分钟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的實施或將提高快遞派送的成本,接下來兩三個月是快遞行業的淡季,短期來講快遞收派費用不會有變動,但是從中長期來講,新規還是會對快遞價格造成直接影響。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3/04 16:55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彥閱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