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30日訊 (首席記者 叢黎)3月29日上午,“網絡正能量進社區”活動走進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浮山所社區,社區志愿者也自發加入到了網絡正能量宣傳隊伍中,他們化身“網絡正能量社區宣導員”,用自己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講述他們心中的那份網絡正能量。
家住該小區的陳先生是一位社區志愿者,從事社區公益崗已有兩年時間,由于工作原因,常常和居民打交道,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回生二回熟,大家相處如家人一般。在與老年人的溝通交流中,陳先生也常常會“捕捉”到一些小問題。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也是手機不離手,經常瀏覽各種小視頻和網站,有時點進去稀里糊涂就被加入進了群聊,對于群里的信息也不能正確分辨,很容易上當受騙,如果家人不能及時發現,可能會對老人的財產造成影響。”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事件時有發生,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達,個人信息泄露變得防不勝防,中老年群體也成為了不法分子重點“關注對象”,在日常走訪中,他常常會叮囑老人,不要輕信陌生人的短信和電話內容,更不要隨意給他人留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遇事首先要和家中子女溝通,不要盲目相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我們社區會定期組織培訓,開展防范網絡電信詐騙、非法集資講座,通過講述一些真實鮮活的案件,提醒居民增強辨別能力,引導居民們提高防詐風險和意識。”社區志愿者王女士說。
來自信新相映的志愿者劉宇與居民分享了他心目中的網絡正能量。”現在網絡上的信息量很大,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信息也是參差不齊,真假不一,所以不難看出目前網絡謠言、虛假新聞、網絡詐騙等不良信息還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作為一名當代年輕人,我們要堅決予以抵制,網絡畢竟是虛擬的世界,不要在網絡世界中迷失自我。”劉宇告訴記者。
很多人看到網上熱傳的不實信息,不僅自己深信不疑,還要分享給親身邊的親朋好友,殊不知自己無意之中傳播了謠言。傳播網絡正能量需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對語言的免疫力,讓謠言“無縫可鉆”,一切信息以官方發布渠道為準,勿要輕信,更不要誤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還網絡空間以清明。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