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網絡正能量走進唐山路社區 網絡廣告要懂得辨別

    網絡正能量宣傳(來源:信網 首席記者 叢黎 攝)

    信網4月19日訊 (首席記者 叢黎)4月19日,“網絡正能量進社區”活動在李滄區唐山路社區開展,宣傳隊伍中不僅有來自一線崗位的公交駕駛員,還有來自公立??漆t院的專業眼科醫生。針對網絡上的各類“養生”“保健”字眼的內容,到底是否該相信,又該如何去鑒別這類網絡信息,宣導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現場居民解答疑惑。

    作為網絡正能量社區宣導員的李莉,也是一名公立眼科醫院的醫生,在日常問診和公益義診過程中,面對不少老年居民的疑惑,李莉總是耐心解答。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也十分關注,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居民,通過瀏覽網上信息,看到一些夸大效果的保健品,甚至不合格產品,不免因宣傳的效果也動心,有的老人認為有些疾病不用去醫院,吃點兒保健品就能治好。”每每遇到上述情況,李莉總會不厭其煩向老人普及正規保健常識,引導老年居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不要諱疾忌醫,更不要隨意用藥,以免造成身體的傷害、

    李莉表示,隨著電商平臺的不斷發展,網絡購物更需擦亮眼睛,保持理性和警惕之心,勿要被虛假廣告而蒙蔽了雙眼。此外,如果身體出現不適癥狀,首先要做的是去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咨詢,避免因錯誤相信網絡宣傳而耽誤了自身疾病的治療。

    對于李莉醫生的觀點,另一位宣導員孟慶欣也表示十分贊同。對于家里的老年人,時刻叮囑不要相信網上的各類廣告已成為一堂“必修課”。

    “家里都有老人,對于網上各種的保健品很容易‘招架不住’,不管是作為子女,還是作為一名網絡正能量宣導員,我們都有義務隨時隨地向身邊人宣傳正能量,正確辨別網絡信息,確保自己的權益和身體健康。”孟慶欣說。

    在互聯網市場經濟中,經營者要切實擔負起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保障產品服務和質量,作為消費者,我們應理性看待,遠離網絡消費“陷阱”,共同維護網絡經濟環境健康持續發展。

    網絡正能量宣傳(來源:信網 首席記者 叢黎 攝)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4/19 22:35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叢黎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