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滿貢合作社,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滿貢村黨委書記劉永龍拿著手機,對著鏡頭熱情地推薦著當地特色農產品。據了解,“滿貢合作社農產品甄選”店鋪賬號自去年運營以來,已吸引粉絲4萬人,線上成交10萬余單,銷售額突破300萬元,累計為村民分紅近30萬元。滿貢村也在直播書記劉永龍的帶領下,由“強基村”晉升為“創優村”,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之路。
近年來,即墨區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村黨組織書記致富帶富思路相繼打開,涌現了一大批直播帶貨的明星支部書記,他們紛紛開設“書記直播間”,把手機作為“新農具”,把直播作為“新農活”,直播帶貨“賦能”農業產業,相繼打造了“墨城滿貢”“蓮鄉優品”“喜愿民宿”等一批農產品品牌。
書記直播不僅僅推介了產品,還宣傳了當地人文景觀。即墨區龍泉街道蒲渠里村村委委員蘭恭平在直播時發現,群眾除對當地的優質桃子、地瓜等貨物感興趣外,還對“直播+旅游”形式格外認同。為此,該村迅速與旅行社聯系,依托“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開發了專門的旅游線路,將直播帶貨與室外實踐、黨性教育、生態文旅等有機結合起來。截至目前,該村已累計接待各類旅行團50余個近2000人次。蒲渠里“蓮香優品”專業合作社也憑靠“直播+接團”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收入雙提升。
除此之外,即墨區還組織各村莊整合利用閑置廠房等資源,成立加工豆腐、韭花醬、地瓜干等農產品的“共富車間”,借助直播,迅速打開銷售渠道,把農村的“土特產”變成了村莊增收致富的“網紅”產品。
“常吃靈山韭,活過九十九”是即墨區靈山街道醴泉村李前莊黨支部書記劉成奎直播時常吆喝的一句話,“我們通過直播帶貨,大力推廣‘靈山韭菜’農業品牌,依托‘共富車間’規模化生產加工韭種醬、韭花醬、韭種酒等農副產品,線上借力‘書記直播’的東風、線下搭上特色農產品進城市社區的快車,多次帶著特色農副產品到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參加‘城鄉共建·聯農惠民’等活動。”據悉,靈山韭菜線上線下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帶動周邊特色農產品產銷旺盛。
書記直播帶好頭,村莊致富有盼頭。即墨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的“領頭雁”作用,走出了一條“書記直播”帶動村集體增收致富的新路徑。文/通訊員 劉通 祝新穎 信網記者 谷正原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