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十年風雨無阻 “賣菜公交”讓青島溫情滿滿

    近日,央視新聞報道了青島“賣菜公交”打通為菜農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溫暖故事,這兩條從2014年運營至今的公交線路有著特殊的意義。十年中,賣菜公交不斷優化、完善服務,為菜農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與實惠。小小的公交車,一頭連接著生計與生活,一頭體現著青島對民生小事的關注。(詳見《央視點贊 隧道1路和26路公交線設“賣菜公交”方便菜農

    賣菜公交專車直達早市,解決菜農們出行難題。在央視新聞的采訪中,一位名叫莊振東的菜民說道“坐這個車很方便,不是這樣的條件,誰能去賣菜?有菜也賣不了。”的確如此,在村子周邊賣菜,菜品很難賣上好的價錢,若遇到雨雪天氣,菜品運輸路程會變得更加困難。黃島區26路公交車與隧道1路的無縫銜接,正好解決了菜民們出行難題。

    解決了菜品運輸問題,賣菜公交還打通了城鄉之間的連接。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黃島區26路公交車設有47個公交站,輻射周邊大片鄉鎮,這條公交線路本身就具有連接鄉村與城市的功能。依靠便捷的交通,菜農們能夠將鄉村中新鮮優質的農產品運輸到市場,市民可以在市場中買到無污染的綠色果蔬,這是一種城鄉互惠的雙向奔赴。公交車直接開到菜農家門口,減少運輸成本,節省時間精力,菜農們的勞動成果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回報,生活也隨之改善。今天,有不少散戶、高齡菜農仍面臨銷售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好的農產品賣不出去,錢袋子就鼓不起來。對此,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走進鄉村,建立起蔬菜團購的微信群,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農產品,幫助菜農打開銷路,不斷探索新的助農模式。

    賣菜公交是一輛“致富車”,也是衡量城市是否有溫度的標準。一座城市的溫情,往往體現在對弱小群體的關懷上。在青島,你能看到公交車上坐滿形形色色的趕路人,也能看到樸實的笑臉與沉甸甸的扁擔或麻袋??梢哉f,賣菜公交的存在,是青島公共服務人性化最直觀的體現。誠然,在公共服務創新層面,不止這條賣菜公交。據悉,青島地鐵開辟了“賣菜通道”,車站員工可以使用專門的“菜籃子加速車”協助菜農搬運菜品;為提高市民出行效率,青島推出兩批“響應式公交”線路,實現了上車請招手下車請按鈴,方便乘客又節約資源;近年來,青島新建公廁全部增設“第三衛生間”,并設嬰兒打理臺、兒童座椅等友好設施,有效解決了兒童與老人如廁不便問題……種種舉措,都成為體現青島對市民關懷的生動注腳。

    從民生小事入手,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青島的進步,可以是崛起的高樓大廈和逐步增長的經濟數據,也可以是對不同群體的關愛,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利好。賣菜公交,解決菜農實際困難的同時,還傳遞給人們一種尊重勞動的社會風尚。希望這樣的助農惠農措施能繼續得到推廣與延續,而這條已經堅持十年的公交專線,也將成為青島鐫刻溫暖城市新的標尺。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秦璐]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15 15:15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王熠冉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