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老年霸總甜寵短劇爆火 “瑪麗蘇”撬動銀發經濟

    最近中老年甜寵劇風靡短視頻平臺,“50歲相親遇到霸道總裁”、“善良女主與惡毒兒媳”、“外賣老爹竟是滿級大佬”,各種瑪麗蘇雷人情節層出不窮,主角的白發、皺紋也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追劇熱情,并成功俘獲大批銀發觀眾的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老年內容消費市場正在崛起,短劇制作方的目光自然聚集到中老年人的“錢包”。這批“隱形富豪”正憑借著強大的消費力,不斷捧出收割上億流量的短劇新頂流。

    近日,DataEye短劇熱力榜公布顯示,老年甜寵劇連續三天霸榜,累計熱力值超過1700萬,播放總量達到9481.8萬。雖然短劇的套路依舊是換湯不換藥,但是憑借節奏緊湊、無需動腦、“快餐式”地觀看體驗,可以有效滿足中老年人打發時間的娛樂需求。

    這種爽短劇對于銀發群體來說,是一定程度上的情感代償,它的故事架構、主題價值觀、對現實矛盾的凸顯,更符合中老年人的觀念。例如,短劇總是以各種不孝兒女反悔醒悟、父親是隱藏大佬解決兒女困難危機等情節做收尾,整個大結局還是從個人轉向為家庭,讓中老年群眾更有代入感,體現了中老年人渴望在家庭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情感訴求,盡管這種套路老舊,但情感共鳴的精準定位,使得這些短劇在中老年觀眾群體中迅速走紅。

    銀發經濟浪潮席卷短劇市場,中老年短劇的爆火,吸金能力更是不容小覷。許多短劇看到中途,需要花錢充值解鎖后半部分的劇情。由于追劇的“上頭”,很多中老年人的觀看方式單一,只能選擇付費,并且他們為短劇“氪金”絲毫不心疼。為此,許多網友調侃道“制作方終于知道誰是有錢人了”、“完了!我媽包充錢的”、“連夜給我爸媽解綁銀行卡”。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短劇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73.9億元,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而其中中老年群體成為了消費的主力,這種趨勢不僅反映了中老年人群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彰顯了短劇作為一種新型文化產品對于“銀發經濟”所產生的巨大商業潛力。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提出“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學、廣播、影視、音樂、短視頻等內容行業”,豐富老年文體服務。針對需求旺盛的銀發文娛消費市場,高質量的短劇產品仍然稀缺。題材單一化、刻板化、同質化是目前短劇創作的問題,而平臺亂扣費、充值容易退款難的現象也日益增多。

    促進短劇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要加強對適老化短劇內容的監管和引導,還要加強對媒體平臺的機制審查。中老年短劇如果想走得更遠,需要制作方與平臺共同努力,提升制作質量,打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信網評論員 王榮

    [來源:信網 編輯:秦璐]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9/23 17:27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王榮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