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再升級“免罰清單制度”,新增14項不予行政處罰事項,至此,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不予處罰事項達到122項,共涉及16個市場監管領域。進一步彰顯了執法部門的人性化監管和服務型執法理念。
據了解,該清單是對2022年出臺的3.0版“不予處罰清單”和省市場監管局“不予處罰清單”的補充。“免罰清單制度”不是不處罰,是對首次違法、危害較輕、非主觀故意、積極整改的企業,以教育、幫扶、普法等柔性執法方式為主,推進市場監管執法寬嚴相濟、情理相融,有效避免經營者因無心之失導致信用受損。
青島通過免罰清單和輕微違法不予處罰的實踐,展現了執法的溫度。使得企業在面對輕微違法行為時,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罰款和信用受損,從而減輕經濟負擔和經營壓力;通過給予企業更多的容錯空間和改正機會,“免罰清單制度”有助于營造更加寬松、包容、有活力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據統計,青島通過累計依法辦理輕微違法免罰案件4482起,免罰金額2.26億元。這種監管與服務的有機融合,使得執法不再是單一的懲罰,而是成為促進企業合規、提升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
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青島作為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率先推行“服務型執法”新模式的城市,現場介紹了青島經驗做法,受到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服務型執法“青島模式”,不僅寫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文件,還寫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市制定了全國首個服務型執法地方標準,從2023年起,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陸續借鑒“取經”。這也說明了“青島模式”的成功。從新理念提出,到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全面推行,再到“青島模式”對外“輸出”,上升為全國做法,“服務型執法”正成為青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塊金字招牌。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占道經營等問題屢禁不止,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柔性執法工作模式,科學選址和合理規劃,先后設立8處“鄰舍集”農產品自產自銷潮汐惠農便民攤點。滿足了郊區農民售賣農產品需求的同時,也疏導了占道經營難題,市民上下班路上就能買到新鮮果蔬。讓城市“煙火氣”充滿“文明風”,以柔性執法為城市增添溫暖底色。
信網評論員 陸云琦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