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充值萬元無法提現 App里“買自律”當心被坑

    馬拉松、健步走……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愛好,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行者”的行列。然而近日,信網報道了《律跑App用戶遇提現難題 公司回應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一事,跑步愛好者李先生在使用律跑App參加跑步活動時,遇到了充值萬元金額卻無法提現的問題讓人犯了難。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因資金緊缺瀕臨破產,但在盡力想辦法解決。

    有業內人士指出,律跑App的停運事件也為其他同類平臺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應更加注重風險管理以及與客戶的溝通。消費者在選擇充值時,也需保持理性和警惕,并關注相關平臺的資質和風險評估。

    事實上,此類“花錢買自律”已不算新鮮事。近年來,“付費自律”充值監督類App服務在很多消費者群體中興起。這類服務即利用文字、視頻、打卡等方式,提醒、督促客戶完成任務。據有關數據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已參與或考慮加入與自律打卡相關的付費活動。而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效果不明顯,還有不少人反映難以堅持打卡,直接浪費掉在App里儲值的錢。

    既然自己無法自律,那就借助外力幫助自己自律。“花錢買自律”“自律搭子”能夠流行,一定是契合了當下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大多數人的時間里,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健身,還是需要一定的氛圍感和場景來促進自己的進步。不管是打卡跑步還是選擇角色學習,這樣的情境,這樣的外部條件,都是為了保證購買的消費者能有一些代入感和儀式感助推自律。如果借助外力的約束,能夠讓自己有所提高,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但同樣也要看到,用“肉疼的花錢方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看上去很好,可App一旦爆雷,內部的充值將很難挽回。隨著互聯網市場的蓬勃發展,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這一領域,通過開發涉嫌欺詐行為的跑步App等,騙取信任后,使消費者花費了大量時間,卻得不到承諾的獎勵,甚至根本無法提現。這種涉欺詐的App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經濟損失外,還會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個人隱私信息。這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花錢買自律“的初衷是好的,也要當心栽跟頭。“錢不能白花”是一種內在動力,也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力,而部分不法企業就是抓住這樣的心理,騙取消費者巨額錢財。這類犯罪往往通過官方App、多平臺同步等障眼法,虛構公司經營實力。又通過“打卡贏獎品”“運動返利”等模式,誘導消費者向平臺充值,進行非法集資犯罪活動??此铺焐系麴W餅,實則套路滿滿。曾報道有一款立足運動健康領域,鼓勵全民關注自身健康,參與快樂運動的“趣步”App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長沙市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無論以怎樣的形式,任何邁向自律的腳步,都值得鼓勵。但是廣大網友仍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相信需要充值的App,以免被當成“韭菜”被收割。有關執法部門也應加強網絡巡查,及時提示或下線有風險的App。通過加強整改,相信定能凈化網絡空間,營造風清氣正的互聯網環境。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秦璐]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2/16 15:23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李源菁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