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鼓勵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葛言華 單位職務:中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基本情況
伴隨著科技水平飛速發展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物流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數字化轉型不僅能夠提升自身操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還能進一步滿足以高端制造業為代表的企業多元化需求等。
然而,逐年上漲的人工、地價導致物流企業成本不斷攀升,且由于物流行業鏈條長、信息節點多、信息來源雜、不同信息源的交互性差等問題,還使得眾多物流企業面臨信息獲取及交互流程繁瑣、操作效率低下的困擾。這些困擾不僅限制了物流行業自身發展進程,還進一步拉高了供應鏈各環節企業的物流成本。尤其在如今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市場活力亟待激發的后疫情時代,供應鏈內卷加劇,優質、高效的供應鏈物流服務成為優化消費內需、提振消費信心的重要環節。
二、意見建議
(一)政府各部門應通過考察調研,制定科學的扶持政策及獎勵政策,并做好相關配套服務保障,具體包括:
1、對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物流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2022年,國務院頒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已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智慧物流,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提升物流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水平。如何提高操作效率、提升儲存效率、加速信息交互效率是每個物流企業的終身命題,但無論是哪一種效率優化,往往都伴隨著大量的前期研發試錯成本、后期系統維護及固定資產投入等成本,致使本就靠薄利多銷產業模式盈利的物流企業改造意愿不強烈。因此,我建議有關部門有針對性的制定物流企業智能改造升級的獎補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改造成本,提升物流企業的改造意愿。
2、培育、打造一批專業從事物流數字化改造升級的專、精科技企業,并給予其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稅收優惠。物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除了需要物流企業自身尋找、歸納痛點堵點外,更需要專業的技術團隊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AI)、區塊鏈和云計算等手段尋求破局之策。然而,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并非短期任務,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大工程。漫長的改造過程、大量的研發投入,疊加成果轉化周期,都將使科技企業背負沉重的發展包袱。因此我建議政府部門從全局角度統一謀劃、推進,定向培育、打造一批專業從事物流數字化改造升級的科技公司作為服務商,并給予其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稅收優惠。
3、建立交流機制:搭建數字服務商與物流企業的合作平臺,使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物流企業與從事數字化改造升級的科技公司能深入交流;通過舉行研討會、交流會,搭建科技公司之間的交流平臺,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技術、資源的跨邊界共享。
4、針對數智化改造升級可能面臨的法律法規問題(例如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客戶信息泄露)等提供相關法律支持與監管。
5、評選出一批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的物流企業作為模范示范企業,分享其成功經驗,帶動更多物流企業加入數字化轉型的行列。
(二)駐青高??砷_設相關專業,定制化培養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復合人才,由相關企業提供實操案例及就業崗位,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實現學生與企業的互利雙贏。各高校、培訓機構要建立健全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教育培訓體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等專業教育資源,開展針對物流企業的數字化技能培訓,培育一批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同時物流企業與數字服務商也可提供大量的見習崗位,做深、做實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承接企業真實項目,直面行業前沿資訊。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7.8萬億元,同比增長4.4%,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為14.7%,遠高于發達國家社會物流(8%-9%)的水平。這也表明,我國物流行業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希望物流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能夠進一步推動行業資源整合、流程優化、組織協同,最終實現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力,涌現出一批綜合實力強勁、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領軍企業,依托青島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重塑物流與供應鏈產業結構,對消費升級、拉動內需等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