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從“消費陷阱”到“售后困難” 快消產品維權難在何處

    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銷售量讓人眼前一亮,短視頻內精致的商品令人心生向往,一番期待后買到手的商品卻并不滿意,退貨、維權時又遇到商家推諉、無運費險、商品價值低不值當等問題,沖動下單后維權困難成為一些快消產品的詬病。

    不少人網購快銷產品時選擇一眼帶過,不同于購買耐用品時的貨比三家,再三思索,對于價格較低、更換頻繁的快消品從有購買想法到下單時間往往較短,容易忽略一些細節信息,如有無退換運費險,評論區有沒有類似大量刷單好評等。以衣物為例,劉女士在購物平臺看到一件春季外套,該款式穿在模特身上非常好看,而且價格僅需三十多元,這與自己平時在商場所看到的的衣服形成鮮明對比,于是選擇了一款卡其色外套下單,收到貨后,穿在身上卻有諸多不滿,衣服的材質和商品視頻、圖片上介紹存在差距,顏色相對暗淡,尺碼也與自己平時所穿衣物不同,這些在購買頁面都沒有提及,一番思索后決定退貨又發現該商品沒有運費險,三十多元的衣物退貨再搭上十元運費讓劉女士有些不甘心,看著包裝內“好評返現3元”的小卡片更加無奈。

    制造需求、引誘購買、維權困難……一些低價快消品網購像是商家布置好的陷阱等著消費者上鉤,稍不留神則進退兩難。網購商品并非都存在質量問題,在維權手段有限時,消費者下單選擇商品也應擦亮雙眼,對商品介紹頁面不明確的信息及時向客服詢問,以便維權時有更多證據支撐。網購中同一快消產品的介紹圖大多相似,因需求旺盛此類產品銷量往往都不低,這時僅憑主圖、價格、銷量等信息難以判斷商品好壞,選購時可多看看有圖片評論的商品,往往能夠反映其真實面貌。除此平臺也應加強監管,要求商家將售后信息標在顯眼位置,鼓勵商家提高客服售后質量,用卷服務代替卷價格來吸引顧客。

    快消品線下消費常遇到的問題往往與食品過期、包裝內有異物相關,與網上購物不同,線下買到質量問題商品可以當場要求賠償或向監管部門求助。2024年8月,李女士在盒馬鮮生(金水路店)購買一份盒馬生蠔肉,到家后發現商品已經過期4天;2024年12月,程女士在蜜雪冰城(膠州一門店)購買飲品,喝出一只黑色蟲子;2025年1月份,張女士在崎本的店(萬象城店)購買了一個絲醇咖啡奶酥面包,發現一片吐司邊上鑲嵌著一枚生銹的螺絲釘……線下消費盡管維權途徑多了,也存在不少困難,上述案例中消費者有的因未保留證據,有的因商家推諉,均未能在首次溝通協商中獲得滿意賠償。

    據青島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答復,如出現食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按照食安法請求價款十倍或損失的三倍賠償,不足1000元的可以請求1000元的損害賠償。在日常消費中還需保留好購物小票,發現問題時及時錄制好視頻證據,以便于后期維權。

    當前對于普通消費者參與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成本過高,檢測成本可能沒有商品貴,送檢還要付出不少時間。據報道,廣州一市場監管局曾開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檢”活動,消費者可將所購買到的食品進行免費快速檢測,只需要十幾分鐘,即可得到結果。此類活動能夠有效監督商家銷售行為,可作為常態化項目推廣,還可由相關部門牽頭設立平價監測或共享平臺,加大消費維權途徑宣傳,為民生消費提供保障。

    快消產品由于購買頻次多,需求旺盛,更容易出現問題,要減少維權事件發生僅靠監管發力難以全面覆蓋,商家改變銷售策略維護好口碑,消費者增強維權意識同樣重要。

    信網評論員 孫寶震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信網推出系列報道,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信網,我們一起共筑滿意消費。

    1 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 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 通過微信公眾號:信傳媒(xinwangquanmeiti)、有好信兒(qd-yhxin)。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4 14:41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孫寶震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