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市南區圖書館公眾號點開“青云圖”,線上下單借閱,線下免費快遞到家一本《青島簡史》;走進“不舍晝夜”咖啡館,木質書架上陳列著文史經典,吸引人們駐足翻閱;孩子們在城市書房海韻· 緣智慧音樂書坊學鋼琴,家長則在書房里點一杯咖啡,邊閱讀邊等待……當數字化浪潮沖擊傳統閱讀,青島市市南區用數智賦能公共閱讀服務,打破時空屏障,創造出更多“新玩法”,讓全民閱讀成為書香市南的一道文化風景。
從“人找書”到“書找人”
市南區借助新技術、新手段,加強數字資源庫建設,為讀者提供充足的、最新的數字化資源的同時打造更便捷、高效的閱讀方式。
“過去借書得跑圖書館,現在動動手指,圖書直接送到家!”市民荊女士通過市南區圖書館的“青云圖”平臺,線上下單快遞送書到家,借到了心儀已久的《黃河與中華文明》。這一全國首創的“線上免費借閱新書、線下免費快遞到家”的互聯互通閱讀服務平臺,累計借閱量超9萬冊,訪問量達70萬人次。通過“青云圖”,市民可享受集在線辦證、新書借閱、館藏借閱、滯納金繳納等線上實用功能和線下免費配送于一體的綜合閱讀服務。它真正疏通了“館到人”“書到人”的路徑,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線下最后一米、線上最后一厘米”。
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一步應用賦能,市南區還推出電子閱讀地圖,讀者可通過“市南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登錄,隨時隨地查看各個閱讀服務點營業狀態、聯系電話等信息,享受到全面精準的閱讀服務,還可以在市南區圖書館打造的青島市首個“館中館”——有聲數字圖書館體驗智慧屏、聽書機等設備,讓閱讀內容一“觸”即得,心儀圖書隨想隨看,一站式滿足讀者“聽、讀、看”的閱讀需求。
從靜態閱讀到線下“沉浸式狂歡”
市南區通過“政府搭臺+社會共創”,孵化出“全民讀書節”“繪本創作大賽”“閱享市南”“南鄰讀城”等IP活動。在方所書店的脫口秀之夜,年輕人用段子解構《論語》;在金茂灣購物中心內的“南鄰書房”不是書店,享受與到館無差別的圖書通借通還服務,還可通過書店的展覽飽覽畫作;在“閱享當夏 妙BOOK言”圖書交換市集活動現場,孩子在市集擺攤換書,以圖書會友……這種以“玩”破界的方式,打破閱讀的“靜態”壁壘,讓閱讀變得可觸、可說、可演,構建起充滿活力與趣味的閱讀生態。
如是書店團島店負責人李楓表示:“近期,我們推出了96夜校,針對1996年以后出生的年輕群體,開設一些茶藝講座、情景喜劇等活動,還設置AI講座,讓大家緊跟科技步伐。圍繞閱讀,兼顧社交與體驗需求,讓大家享受閱讀、拓展社交、收獲獨特體驗,成為工作與家之外的第三空間。”而方所書店負責人楊倩老師則分享:“書店在圖書、文創、美學、咖啡等‘常規動作’基礎上,也不定期舉辦一些特色活動,如歷史共讀會、ACG二次元等,希望大家在閱讀中收獲樂趣。”
從圖書館到“轉角書房”
面對全民閱讀的數字化轉型與市民日益升級的文化需求,市南區將數字技術作為“連接器”——線上便捷性反哺線下深度閱讀,“點線面”同發力,讓書香“飄”到“家門口”。
市南區開創“圖書館+”融合新模式,以“書香市南 書式生活”為核心理念,通過全域化、場景化的閱讀空間布局,將書香浸潤至街邊的咖啡館,公園的樹蔭下,社區內的圖書館,就連酒店、餐廳,都能隨時與書邂逅,轉個角便能遇到藏書豐富的書房。
筑美印象公寓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文學、哲學、經濟、兒童讀物等各類讀書一應俱全,自助借還機、電子書借閱機為市民提供自助化便捷服務;青島書城“明閱島”則與市南區圖書館合作,打造特色主題城市書房,市民下班后仍可借還圖書,破解“閉館即停”難題……如今,市南區已建成“10分鐘閱讀服務圈”,以區圖書館為核心,輻射7處城市書房、50處“啡閱青島”服務點、50處社區圖書館,讓閱讀觸手可及。
當數字洪流沖刷傳統理念,市南區以“破界、賦能、共創”為錨點,讓閱讀不再局限于書頁之間,而是成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延續的生活方式。在這里,每一杯咖啡、每一次掃碼、每一場活動,都在書寫著數字化時代的“書香答案”。文/徐琳倩 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