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新買的手機號收到發給前用戶的信息 未解綁的網絡賬號讓新用戶頻繁被打擾

    吳女士手機號入網時間(來源:受訪者)

    信網3月21日訊  隨著網絡實名要求的落實,“手機號+驗證碼”成為了十分方便的賬號注冊和登錄方式。但時間一長,幾乎沒人記得自己的手機號注冊了多少個軟件。當被注銷的手機號經過運營商的“冷凍期”被重新投入市場后,手機號的新主人還可能因為未解綁的手機號,頻繁收到發給原主人的信息。這不僅打擾了用戶的生活,還會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吳女士就在購買了新的手機卡后,收到了豐巢催促支付快遞運費以及收件信息,“我找運營商,運營商說他們在注銷前也不知道綁定了哪些平臺。我找平臺,平臺說不知道手機號換人了,而且這個注冊號碼有欠費,無法注銷。”

    買來新的手機卡  一天之后就收到發給前用戶的催款短信

    前段時間,吳女士從運營商京東自營店買了一張流量卡,3月1日辦理了實名入網,3月2日正式開始使用,可剛用了一天,她就收到了提醒付款的短信:“是豐巢發來的,提醒支付20多元的運費。”

    吳女士說,自己購買這張卡是專門上網用的,沒有注冊或者綁定過任何軟件,“應該是之前的機主用這個手機號綁定了豐巢的賬號,注銷手機號的時候忘了解綁。”雖然不是自己欠了運費,可頻繁收到催著付款的短信提醒還是讓吳女士不勝其煩。不僅如此,在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她還收到過好幾條取件信息,“這不光打擾我的生活,而且真正的收件人收不到信息,也會耽誤人家的事。”吳女士嘗試過聯系豐巢客服,但對方表示沒結清欠費的話是無法注銷賬號的。

    剛買的手機卡怎么會綁定了其他的軟件呢?對此,信網聯系了運營商的客服人員,對方表示被注銷的手機號至少要停用半年才會重新投入到市場中,供其他人選擇。而前機主注銷手機號時,運營商會檢查手機是否欠費,但是無法檢查手機號關聯了哪些軟件以及這些軟件是否有欠費的情況,“這種情況還是建議用戶聯系軟件提供方說明具體情況,看能否解綁。”

    而豐巢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后臺只能看到這一手機號注冊的賬號還有未結清的運費,無法得知手機號已經換了主人,所以無法注銷。

    不過到發稿前,豐巢方面已經了解到了吳女士的情況,注銷了該手機號的豐巢賬號,吳女士也沒有再收到類似信息。

    注銷的手機號允許重新投放使用  可未解綁也帶來一堆麻煩事

    手機號注銷帶來的麻煩事,不止吳女士一個人遇到過。

    隨著手機號跟各種賬號捆綁的越來越緊密,無論是注銷手機號還是更換手機號都成了一項“大工程”,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記得自己用手機號注冊過哪些賬號。一旦被注銷的手機號重新回到市場,前主人未解綁的賬號就有可能被新主人關聯或者使用,很容易造成個人信息的泄露。而有的用戶在買了新的手機號后,想要重新注冊賬戶信息,也會因為還有未解綁的賬號信息而無法順利使用。

    即便新主人不關注他人的信息,但平臺錯發的信息也會讓新用戶不堪其擾。

    根據相關規定,手機號是可以循環使用的,各大運營商也都給被注銷的手機號設置了至少90天的“冷凍期”,“冷凍期”過后號碼可能會重新投放到市場中。但具體哪一個號碼在什么時間被投放,都是無法確定。“如果有用戶來辦理手機號注銷業務,工作人員會提醒用戶檢查是否已經注銷了網絡上的關聯賬戶,但是從業務辦理范疇上來說,我們沒辦法也沒有權利去一一核驗。”一位運營商的客服人員表示。

    “工信微報”可一鍵查詢25個平臺的注冊賬號

    要解決手機號注銷帶來的麻煩事,關鍵之一在于要知道這個手機號關聯了哪些網絡賬號。

    目前,在工信部的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上有“一證通查”的服務,其中“移動電話卡”可查詢本人名下的手機號碼數量,“互聯網賬號”則可以查詢本人名下手機號碼在互聯網企業注冊的賬號數量。用戶在輸入個人手機號和身份證號后六位后,可查詢微信、QQ、淘寶等25個平臺的賬戶注冊情況,還可以點擊頁面上的“解綁與投訴”進行后續處理。

    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分析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手機號碼沒有被解除綁定,那么該號碼所關聯的所有賬戶都可能面臨安全隱患。例如,通過手機號碼可以接受驗證碼,進而訪問銀行和其他金融關聯賬戶,可能導致賬戶資金被盜刷。而企業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客戶信息,特別是未及時刪除不再使用的手機號碼,則可能違法了相關法律規定,從而面臨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

    “建議個人用戶定期檢查自己的在線賬戶設置,確保所有不活躍的服務都被正確地關閉或取消訂閱。同時,服務商也應該采取措施,比如自動注銷長期未使用的服務,來減少這些潛在的風險。”(王夢婷)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信網推出系列報道,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信網,我們一起共筑滿意消費。

    1 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 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 通過微信公眾號:信傳媒(xinwangquanmeiti)、有好信兒(qd-yhxin)。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21 10:35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王夢婷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