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毛不易演唱會激情開唱,青島為歌迷朋友們準備了“景區+酒店”的雙重優惠,歌迷可憑演唱會電子票在嶗山風景區、海底世界等景點,享受門票5折優惠,多個酒店也推出歌迷憑借門票即可享受住宿優惠活動,并提供免費接送服務。當下,全國悄然興起的這種全新經濟模式——“票根經濟”的春風,也吹到了青島,新穎的創意點子,為提振消費注入新的活力。
為一場演唱會而奔赴一座城市,這種過程被網友們稱為“追星式”旅游。在每一次追尋偶像、享受音樂的過程中,領略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這讓許多消費者感到一種別樣的奇妙與溫暖。即使在看完演唱會之后,粉絲們是比較疲憊的,但是中國人“來都來了”的精神,還是讓許多人開啟“特種兵式旅游”,這就為旅游客源市場打開了大門。2024年,青島演出市場票房收入3.3億元,拉動城市“吃住行游購娛”消費19.4億元。因此,“跟著演唱會去旅行”已成為青島重要的一項文旅經濟發展重點工作。
近期,2025《青島市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出臺,聚焦音樂之島,加大頭部演唱會、音樂節引進力度,辦好毛不易、華晨宇、孫燕姿等重點演唱會,全年舉辦大型演出、高端演出活動60場以上。票根經濟雖然是以演唱會等活動為依托,但其核心在于文化吸引力。
青島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具有城市印記的文化IP,文創企業開發城市限定周邊,融合帆船、啤酒等青島元素 。未來可以進一步挖掘票根經濟的潛力,例如開發演唱會主題的文創產品、推出演出場館的旅游專線等,擦亮青島“跟著演出去旅行”文旅品牌,保障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有序發展,主辦方與演出團隊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策略。
用一張“票根”逛遍一個城市,使演唱會的熱度為景區帶來新的流量 。讓一張“掃完就丟”的電子門票,完成一場跨界合作,實現門票價值的嬗變。將原本孤立的消費產品和服務串聯起來,產生“1+1>2”效應,使消費者在后續的消費場景中獲得優惠折扣,從而形成“消費鏈”,把游客變“留客”。
雖然“票根經濟”進行地如火如荼,給各城市文旅帶來發展新思路,但是繁榮背后也面臨著監管考題,例如“黃牛”炒票、假冒電子門票等。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票務市場的監管力度,建立透明公正的票務體系,保障消費者權益。通過數字技術的創新,實現電子門票或票根數據與消費者信息綁定。消費者掃描加密二維碼,即可解鎖消費券等城市文旅權益。這種將物質載體轉化為文化入口的創新,才能使票根經濟從短期流量變現轉向長期價值運營。
在青島的海風吹拂下,小小“票根”彰顯著城市經濟的多彩演繹。從粉絲自發行為到系統化產業生態,從混亂無序到規范創新,一場演唱會,一次觀光的“終點”,也是一場消費的新起點。
信網評論員 王榮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