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以法治潤澤綠水青山 青島中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

    信網4月2日訊 4月1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2023-2024年),白皮書全面總結2023-2024年青島全市兩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并提出加強環境資源審判的工作舉措。

    2023-2024年,青島全市兩級法院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3532件,其中,環境類案件151件,資源類案件3381件。2023年,全市法院審結環境類案件88件、資源類案件1655件;2024年,審結環境類案件63件、資源類案件1726件。

    青島法院牢固樹立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以嚴格公正司法守護高品質生態環境。依法嚴懲危害生態環境犯罪行為,筑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屏障。全面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民事權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引導作用,助力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盡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環境安全。積極推進環境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提升生態環境修復水平。

    堅持黨建統領推進審判工作。青島中院創建“法潤青綠”環資審判黨建品牌,獲評“全國機關黨建典型品牌”,入選山東法院十大“魯法品牌”、2024年青島法治建設“十大亮點工作”。堅持深化改革,以專門化專業化建設提升環資審判質效。青島中院2016年5月掛牌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理機制,2023年10月,全市10個區(市)法院均實現環境資源審判機構、人員、案件、規則總結、調查研究“五個”到位。選取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群眾聚集地等區域,在全市設立環境資源巡回審判工作室12個,提供零距離、精準化司法保護,10個區(市)法院選取水源地、社區村莊等就地審理、公開宣判環境資源案件,把“辦理一案、治理一片”落到實處。聯合生態環境、海洋發展、海警等單位,選取白泥地公園、青島世博園等地設立補種復綠、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基地共20處,構筑生態環境保護新陣地。在嶗山風景區、即墨濱海公園、羊毛溝濕地等“網紅生態美地”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宣教基地11處,引導群眾將綠色理念根植于心。

    堅持守正創新,以“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凝聚保護合力。青島中院在全國首個實現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法律監督、司法審判等各環節跨部門常態化協作。依職權提級管轄一起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判令被告人限期修復被毀壞的土地,判決生效后運用協作機制聯合多部門現場監督修復工作10余次,新增面積2.55畝,實現“容量”“顏值”雙提升,制發《土地修復示范基地創新工作流程》,形成全流程修復協作“青島經驗”。

    青島法院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最嚴法治、系統保護、協同治理等環境司法理念,不斷增強司法保護措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辦案與治理并重,源頭預防環境風險、前端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實現更高水平的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完善生態環境多元共治格局,深化府院聯動,聚焦司法執法尺度統一、生態環境修復協作等,推動各部門各領域協同發力,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運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技改抵扣、碳匯認購等環境資源審判獨有的裁判和執行方式,推動預防性、恢復性司法措施在更大范圍產生實效。(時滿鑫 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
    导读
    本文共1620字,阅读约需5分钟

    2023-2024年,青島全市兩級法院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3532件,其中,環境類案件151件,資源類案件3381件。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02 16:22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時滿鑫 趙彥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