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重慶一公司組織拉練 一晚走60里早上接著上班

    2015-12-05 16:21:58
    來源: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夜樓
    點擊進入下一頁

    出發前,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因為下雨,大家撐著傘繼續走。

    點擊進入下一頁

    “我們老板從外地學習回來后,已經洗腦成功,半夜開展拉練,一晚上行走了30公里,第二天還要接著上班。”2日晚,萬州市民王女士(化名)通過微博爆料了自己的這一奇葩經歷。

    對于這樣的培訓方式,員工支持嗎?老板是怎么考慮的?還有,類似培訓值得在企業間推廣嗎?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員工

    晚上通宵拉練,次日繼續上班

    王女士是重慶方峽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公司位于萬州。11月底,老板從外地學習回來后,就宣布了這個夜里行走三十公里的計劃,取名叫“行走的力量”。

    “老板跟我們說,要向其他團隊學習,學會沖破自己和挖掘自己。”黃女士說,雖然聽不太懂,但也常常在網上看到類似活動,卻從沒想過會在自己身上發生。

    雖說是采取自愿原則,但公司老板和管理人員都要參加,王女士自然也只得報了名。據了解,該公司30多個員工,只有兩三個人因身體原因沒有參加。

    1日晚上11點半,王女士和其他員工在千禧公寓9樓觀看了勵志視頻。半小時后,眾人從萬州千禧公寓出發,他們的目的地是10多公里外的熊家鎮熊家中學,抵達后再折返千禧公寓,全程超過30公里。

    王女士提供了數張圖片:一張是眾人持有“行走的力量”旗幟的合影;一張則是行進途中的隨手拍,因為下雨,大多數人撐起了雨傘。

    這樣的行走,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起先,大家還能憑著新鮮勁和體力未消耗走著,到后來放棄的人越來越多。在往熊家中學的途中,有幾個人因吹了風身體不適離開了;回來時,在距離萬州約10公里的董家,有人干脆叫了車。

    整個行走從1日晚12點整持續到次日7點左右,第二天,幾乎每個人都按時上了班。這也是王女士重點吐槽的地方。王女士說,自己實在是累得夠嗆,骨頭感覺都要散架了,腳底也起了不少泡。其他同事,也出現類似情況。

    王女士說,她希望這是公司最后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如果一直這樣的話,縱是再喜歡公司的自己也會選擇辭職。

    老板

    采取自愿原則,為激發正能量

    公司負責人張先生今年36歲,很欣賞陳坤的“行走的力量”項目。“初衷是為了激發正能量,用最簡單和本能的方式,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生活理念,凈化心靈。”

    起先,張先生也對公司組織這類活動存在疑慮,但是最近他到朋友公司考察,發現他們也在推行這種活動,遂下定決心效仿,目的是“挖掘團隊的潛能,讓大家變得更強大”。他也明確提出“自愿原則,決不為難不參加者”。

    既然這樣,為何要選擇晚上,還要選擇這么長的距離?

    張先生解釋:一是晚上的環境不錯,能夠讓人靜下心來思考;二是這條路晚上有出租車、路燈等,成員出現問題時便于靈活應對。而且沒有強迫任何人一定要走完。

    比如,在往熊家中學途中,有一位同事稱以前“吹風后,患過面癱”放棄,他也予以了支持;中途還有同事私下坐公交車,他也予以認可。關于第二天是否強制繼續上班,張先生也表示“完全可以正常請假”。

    讓張先生沒想到的是,事后會有不同的聲音發出來。他表示,自己會充分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決不會強迫任何人參加這種“行走”活動。此外,他會采取私人的形式繼續“行走”,公司倡議組織應該是最后一次了。

    專家

    這種培訓方式不值得提倡

    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曾先生表示,現在有很多企業會組織員工進行工作時間以外的線下活動,也有體能和意志方面的培訓,以培養員工的競爭意識。但是像這種夜間行走30公里的行為并不值得提倡。

    毋庸置疑,員工身體鍛煉好了能更好地給企業效力,但不宜采取違背科學規律甚至是有悖于健康宗旨的鍛煉方式。此外,公司也不宜過多地占用員工的私人時間。

    曾先生說,現在有很多款軟件可以測量人一天走了多少公里路,也有不少公司在發起此類活動,但基本都是讓員工在家里私下完成。這樣,行走的愉悅度方可進一步提高,張先生這樣的老板們不妨參考一下。記者 張旭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