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言論自由受限制嗎?
今年3月,一則署名為“菏澤市公安局”的關于“偷孩子,挖器官”的帖子,在朋友圈熱轉。該消息已被山東菏澤市公安局證實為謠言。目前,散布謠言者已被鄆城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互聯網實名制的推行,有利于查明網絡不實信息的來源,讓網友對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
201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出臺《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微博客用戶必須進行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后,才能使用發言功能。
2015年2月,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指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使用者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后注冊賬號。
業內專家認為,過去網上發言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無理宣泄、人身攻擊的低風險讓一些人在網上肆無忌憚?,F在有了清晰的身份認證,有了明確的追責機制,每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發言負責?;ヂ摼W時代,發聲前多考慮、細思量,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輿論環境。
此外,也有網友質疑推行實名制會限制網民的“言論自由”,甚至導致網絡監督意見的流失和監督熱情的降溫。
對此網信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對于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尤其是時政信息,規定比較嚴格;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只要求遵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等“七條底線”,在這“七條底線”之上享有充分言論自由。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教授、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認為,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網絡空間里,發表言論的前提是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網絡實名制是社交媒體發展的趨勢,它實際上是將對網民的內在道德約束變成了外在的法律約束。
“我國采取的互聯網實名制遵循的是‘前臺自愿,后臺實名’的原則,對網民表達自由沒有影響,反倒強化了網民的知情權。”朱巍認為,實名制下的民意往往更加真實可信,可以大大減少虛假訊息的數量,從而提高有關部門的監管效率。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