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國內成"洋垃圾"消納新渠道 日韓新款是重災區

    2017-07-24 16:26:22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走私洋垃圾形成黑色產業鏈 走私手法不斷翻新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我國正式通知WTO,將在今年底前禁止24種固體廢物入境。有媒體報道稱,包括二手服裝等走私洋垃圾近幾年來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部分不法商人為牟暴利,走私手法不斷翻新。

    今年,廈門海關查獲一起洋垃圾走私案,廈門海關緝私局漳州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走私人員將多達500萬噸的舊服裝從韓國釜山港裝船,試圖從海上偷運入境,“外包裝有韓國有日本,有毛衣有皮衣有布褲,還有有一些小孩子的童裝。”

    據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以往查獲的案例,很多國外舊服裝往往都是通過偽報品名、偽裝貨物、偽造單證等手段走私入境。這些進口到中國的舊服裝,會經過人工翻揀,對于一些普通服裝經過簡單的修補、清洗和熨燙,然后就以“外貿尾單”或“出口轉內銷”的名義重新銷售,而對于一些名牌舊服裝,甚至還會送到干洗店清潔翻新,然后專門配上假冒的標牌進行銷售。而電商領域近年來已經成為這些舊服裝消納的新渠道,尤其是一些來自日韓的舊服裝由于款式新穎,在網上銷售青睞。

    事實上,包括舊服裝、建筑垃圾等生活垃圾及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醫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是我國明確禁止的進口固體廢物種類。一直以來都是海關等部門的重點打擊對象。

    從1996年開始,我國考試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行政許可管理。環保部對外合作司司長郭敬介紹,當時,我國在塑料原料、造紙原料、橡膠原料上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匱乏。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固體廢物的年進口量占全球年產生量的56%,去年進口量高達730萬噸,總值達37億美元。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不法商人看中“洋垃圾”的暴利,頂著“進口固體廢物”的名頭大肆走私二手服裝、廢電子等洋垃圾。資料顯示,“違規洋垃圾”大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超越我國規定進口范圍把禁止進口的洋垃圾種類入境中國,另一種則是沒有許可證的企業通過租買許可證進口洋垃圾。走私分子往往通過偽報、瞞報、夾藏等方式,將國家禁止入境的廢物偽報成與之外形類似的其他貨物,并提供虛假單證以逃避海關監管。

    近幾年來,我國對于進口垃圾的種類禁止種類一直在增長。此次新增的24類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大多屬于低價值、重污染的類型。郭敬表示:“我們先行將環境污染風險較高,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的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解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24類固體廢物禁止進口。”

    [來源:央廣網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