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咨詢費每小時數百元 做整理師是怎樣的體驗?

    2017-08-08 14:28:02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鐘卉
    責任編輯:乒乓

    原標題:咨詢費每小時數百元 整理師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家里雜亂看著心煩,理了不到三天又亂成一團,這樣的煩惱,你會不會想以付費的形式,假手他人解決?

    整理前

    整理前

    整理后

    整理后

    “整理師”這個職業,正在杭州悄然興起。

    “人吶,都已經懶到‘衣食不能自理’了,實在無語。整理自己的家,難道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嗎?還能冠一個‘師’?”

    “哪件衣服該丟不該丟,整理師自作主張我不放心,若由我自己決定那又需要他們干嘛?”

    “家里物品多少涉及隱私,讓一個陌生人來理不放心不說,還怕事后自己找不到。”

    記者身邊的主婦們一討論,一致質疑其存在的合理性,更讓大家吃驚的是收費標準——以某專攻衣櫥整理的團隊為例,線上咨詢費388元/小時,線下上門服務高達990元/米衣柜。

    “990元我都能一口氣請20多個鐘點工了!”主婦們沸騰。

    近日,記者親身體驗了一把整理師的上門服務,看看是否有其“貴的理由”。

    記者體驗:

    整理師并不代勞,客戶還是要親力親為

    記者請上門的整理師,人稱小雅,80后,平時在杭州一家醫療單位工作,下班后,則變身“整理師”。她雖是兼職,但很愛這行,還開了一個公號,線上開設訓練營,線下提供上門整理服務。她表示,從2016年至今,自己已走進200戶家庭。

    上門前,她首先要求記者做相關配合工作:拍攝房間和衣櫥狀況照片,尤其是重點拍下最不滿意、特別頭疼的區域;告知記者的預期目標,想把家整成什么樣以及能夠接受的丟棄程度等。

    晚上7點,小雅如約到達,長發過肩,一身正裝,拎個方包,里面除了一個記錄本和卷尺,也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工具。

    進門后,她首先環視了一遍各個房間和各個柜子的整體情況,然后拿出本子,開始每次上門的常規必問:如在家的時間段,集中活動區域,以及訪客留宿,養寵物等情況。她告訴記者,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著物品擺放的位置和房間布局。

    在詢問記者情況的同時,她給記者的家拍攝了很多照片。根據流程,上門結束后她會出具一份評估報告,圖文并茂為客戶指出目前家居構造的不合理之處。之后,在征得記者同意后,小雅打開了記者家的衣櫥,并指導記者按其歸納的四步法“清、分、收、歸”來整理衣物。

    小雅先讓記者把家里所有的衣服全部拿出來聚集在一起,清空并清潔衣櫥。然后指導記者將衣物分為“要的”、“不要的”和“猶豫不決的”三大類,分完后再嘗試將“猶豫不決的”分到另外兩類中。“實在難以抉擇的可以先打包封存,看能存放多久。”要的衣物再根據風格種類或季節等作細分。

    “收”是把衣服定位在能看到且方便拿的地方。小雅根據杭州春秋特別長的氣候特點,推薦3+1衣柜,即衣櫥中放三季的衣服,只把冬天或夏天的收起來。

    最后一步的“歸”則是拿出來了要及時歸位。小雅解釋:“大家總是陷入整理-變亂-整理-變亂的循環,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整理時沒做好定位,二是定位后沒養成歸位的習慣。”

    雖然是上門服務,但是整個過程,小雅主要是口頭指導,只示范了幾件衣服的疊法和柜內物品的擺放法,并沒作太多代勞,沒有記者預想中的動手幫助整理衣物。

    整理師自述:

    我們是咨詢行業,不是家政行業

    “總有人把整理師和家政混為一談,其實是一種誤解,”小雅告訴記者,在國外,“整理師”一詞叫作“ORGANIZER”,直譯過來就是“組織者”,具有組織、規劃的意思。雖然每個整理師風格不同,也有人會動手代勞,但是,整理師整體上屬于咨詢行業,而不是家政行業。“它最重要的職能不是收拾屋子,不是清潔打掃,而是幫助客戶梳理人、物品、空間的關系,梳理信息、人際關系,甚至梳理內心,這才是整理師提供的服務。”

    小雅說,自己成為一名整理師,源于2015年一場大病后的感悟。在養病的日子里,為了內心平靜,她撿起《斷舍離》,這本書她多年前曾看過,當初不覺得怎么樣,卻不料再看時,覺得每句話都講到自己心里去了。“斷舍離對我的改變,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是個例,因為我遇到了人生變故,借助整理改變了生活與心境。卻沒想到很多人也需要它,這也是我開始從事這一職業的原因。”小雅表示,在整理自己衣物期間,她開了個公眾號,當初純粹為了記錄,卻不料來詢問的人越來越多。

    客戶群:

    主要是寶媽、白領、空巢老人、搬新家人群

    小雅說,“整理師的客戶群,很大占比是生完孩子的寶媽,客廳需要變成玩具房。其次是工作比較忙沒有整理收納經驗的白領。還有一個特殊群體,就是所謂的空巢老人,孩子大了不在身邊,她們只需給孩子留個臥室就夠了,需要整理師幫助重新規劃下房間。往往這類客戶,物品量非常多,又不愿意扔,整理師得反復地上門。”

    此外,搬新家人群也是主要客戶。最近,小雅就接到很多這種客戶的咨詢。“這時整理師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不會整理的人,不管房子多大照樣放滿,所以提前規劃很重要。”

    據介紹,大部分請整理師上門的客戶,都是已經意識到衣服太多,對空間造成壓力了,對生活產生了影響,卻沒辦法著手的人。

    作為整理師的小雅這兩年來見過各種各樣的人:有人因為理不清自己的衣物而急得嚎啕大哭,有人會為拋棄的舊衣物抄“大悲咒”超度,還有“囤積癥”者發誓要成為整理師。

    收費:

    有的收咨詢費,有的收上門服務費

    目前全國范圍內,上海、廣州、廈門、成都的整理師已有很多。杭州、寧波、溫州也有不少人加入了該行列。

    小雅介紹,整理師根據從業資歷、水平的不同,收費標準也不同,從每小時一兩百到近千元不等。目前整理師以單人上門居多,費用在每小時200-500元區間的居多。小雅表示,聽上去收費很高,但上門時間畢竟有限,月收入沒有過萬。

    記者聯系了一位開設衣櫥整理課的整理師。艾嘉原本是一名家裝設計師,在工作中意識到國內家裝設計中很少考慮空間的收納功能,便轉型做了整理師,在上海組建團隊,主攻衣櫥整理。今年,看好杭州的市場,又來杭建立了一支新團隊。她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收費標準,分為線上咨詢和線下操作兩種。線上整理咨詢每小時388元,如果客戶還需要線下指導,按空間長度收費,每米400元。而直接進行線下操作,到客戶家中改造、整理,每米收費990元。雖然收費咋舌但客戶也有,以艾嘉的上海團隊為例,一年時間內,他們共完成800多個案例。

    只示范了衣服的疊法和物品的擺放法,并沒作太多代勞。

    本報記者 鐘卉 實習生 楊媛媛

    [編輯:乒乓]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