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高鐵網上訂餐:投訴率約千分之一 部分緣自誤會

    2017-08-08 15:18:27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高鐵訂餐:中式快餐“打敗”洋快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截至昨天,高鐵互聯網訂餐滿三周。這三周“生意”如何?哪些餐品最受旅客青睞?菜單會不會常換常新?送餐站點何時能擴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上海鐵路局旗下負責4個車站送餐的上海華鐵旅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鐵旅服”)。

    訂單量正逐周上升

    華鐵旅服負責上海鐵路局轄下的上海虹橋站、杭州東站、南京南站、合肥南站等4個車站的送餐業務。據華鐵旅服副總經理潘強介紹,高鐵訂餐訂單量正逐周上升。

    其中,第一周(7月17日至7月23日)訂單量為8527個,第二周(7月24日至7月30日)為9696個,第三周(7月31日至8月6日)為10052個。上述訂單量指的是社會餐飲品牌,之前有人曾擔心鐵路自營的冷鏈盒飯銷量會因為社會餐飲的“介入”而大幅縮水,但事實卻是網絡預訂的冷鏈盒飯在同期也處于穩定的銷量,其中第一周有1230個訂單,第二周是1713個訂單,第三周有1698個訂單。

    通過大數據“揭密”,發現社會餐飲品牌的訂單中,中式快餐“打敗”了洋快餐:銷量較好的是魚香肉絲飯(20元)、三杯雞飯(27元)、香菇鹵肉飯(20元)、蔥香雞絲飯(20元)等價格較低的中式蓋澆飯,而炸雞套餐(52元)、雞腿套餐(45元)等洋快餐,點的旅客人數相對要少得多。這其中,價格因素不容忽視;此外,雖然各種社會品種餐食都是車站內店鋪制作,但從店鋪送到統一配送點、再送上車、最后送到旅客手上,還是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中式快餐在保持原汁原味方面比洋快餐更勝一籌。

    乘客期盼擴充站點

    在前三周近3萬個社會品牌餐飲訂單中,要求南京南站送餐的訂單占了54%,這一方面是因為南京南站是滬寧、京滬、合寧等多條高鐵線的樞紐站之一,途經的車次較多;另一方面這些車停靠南京南站的時間,恰好在“飯口”(吃正餐的時間段)的也較多。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現在全國只有27個車站提供送餐服務,數量還是偏少。

    旅客周先生前兩天坐高鐵從虹橋站出發,去武夷山東站,9:23發車,12:36到達,他想訂餐,卻發現只有杭州東站(10:23)送餐,但這個點他并不餓,前方10:58停靠義烏,12:03??可橡垼檬?ldquo;飯口”,但這兩個車站又不送餐。華鐵旅服表示,目前正按照鐵路總公司的安排,在少數幾個站試點送餐,等條件成熟了,他們會按照鐵總的進一步部署,在更多車站推出送餐服務,讓旅客更方便、更按正餐時間吃上熱菜熱飯。

    潘強同時介紹道,鐵路自營的冷鏈盒飯一周換一次菜單,下一步也希望社會餐飲品牌能夠不斷地推出新菜單。不過,記者也了解到,要送上高鐵的餐飲品種,還是要經過精心挑選和設計的,比如湯面類因為時間稍長就容易“坨掉”,不適合做高鐵送餐。此外,社會餐飲品牌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勢必也會明白什么好賣、什么不好賣,從而加快菜品的革新。

    部分投訴緣自誤會

    前三周近3萬個訂單中,目前關于食品質量的投訴為零。但還是有38起投訴事件,也就是說,投訴率大約是千分之一,相較于普通餐飲外賣,這一比例的投訴率還是很低的。其中極少數是投訴“送錯”的,比如旅客點的是魚香肉絲飯,結果送上車的是香菇鹵肉飯;絕大多數是投訴“送晚”的,即旅客投訴送餐送晚了,這里面也有一些“誤會”,很多旅客等車在自己要求送餐的車站???,2分鐘后車再次啟動,不見“外賣”就打電話投訴了,但電話一掛,餐食就送到了——原來,外賣送到車上,再由車上的服務人員送到旅客所在的車廂、座位,也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旅客不妨稍微耐心一點。

    這三周內,因為臺風影響、列車停運等原因,一些旅客的訂單被自動退單、退錢。潘強介紹道:“這方面到目前也沒有出現過差錯。只要列車停運,或者列車在配餐站晚點超過30分鐘時,車站的配送中心會根據有關文電、調度命令通過系統撤單并通知訂餐人,餐食費會第一時間返回到旅客賬戶。旅客遇到問題,歡迎致電12306客服電話,幫助改進送餐服務。”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