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趙忠賢、屠呦呦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7-01-09 10:1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光影

    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共同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每人獎金500萬元人民幣,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學家獲獎。

    ?趙忠賢

    資料圖:趙忠賢 圖片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趙忠賢 圖片來源:新華社趙忠賢生于1941年,遼寧新民人,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堅持高溫超導研究已有40余年。

    超導研究史長達百余年,其間高溫超導有兩次重大突破,趙忠賢及其合作者都取得重要成果。分別是:1987年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2008年以后發現系列50K(K:開氏溫度,0K為273.15攝氏度)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并創造55K紀錄。

    趙忠賢曾在1987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1989年因"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電性的發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排名第一),又在2013年因"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屠呦呦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禮。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禮。?屠呦呦生于1930年,浙江寧波人,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發現青蒿素的關鍵性突破。

    屠呦呦及其團隊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一成分"青蒿素",按照國家藥品新規,將青蒿素開發為中國實施新藥審批辦法以來第一個新藥。

    世界衛生組織從20世紀90年代起推薦以青蒿素類為主的復合療法(ACT)作為治療瘧疾的首選方案,現已為全球瘧疾流行地區所廣泛使用。據世衛組織《2015年世界瘧疾報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療在內的有效防治措施,2000-2015年間全球瘧疾發病率、死亡率分別下降37%和60%,約挽救了590萬名兒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團隊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勵,比如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拉斯科臨床醫學獎,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首次授予女性科學家。

    ?他們是中國科學事業的領路人,是社會進步的開拓者。他們用盡畢生的精力,只為推動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靠大嗓門,也不是靠拼數量,更不僅憑一腔愛國熱血……更重要的是有一支先進的科研隊伍,研發出領先于國際的技術!

    兩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實至名歸,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國之瑰寶!

    希望我們的科研事業能再上一個臺階,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為科研工作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 張素)

    更多閱讀: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

    ?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