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環衛工人頻收奇葩福利 關愛慰問為何屢遭尷尬?

    2017-01-15 10:43: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可可

    \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近日,“鄭州給環衛工發高跟鞋”的新聞引發輿論爭議。盤點近年來有關慰問環衛工的新聞,一些“奇葩福利”總令人哭笑不得。一些企業和部門對環衛工人的關愛之舉為何屢屢鬧笑話?為城市衛生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他們到底最需要什么樣的關懷?

    環衛工福利屢遭尷尬,誰之過?

    據媒體報道,近日,河南鄭州二七區的一些環衛工人說起福利,倍感委屈,除了大冬天發單鞋、鞋碼混亂沒法穿外,不論男女,環衛公司一律發的都是女式鞋,其中還有高跟鞋。公司回應稱,這是愛心人士捐贈的鞋,已聯系調換鞋碼。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觀點認為,這是“商家年底處理尾貨”的行為。鄭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張明鎖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類似送高跟鞋的尷尬,往往是一些企業或者活動自發性的捐贈。

    “這種捐贈隨意性較強,不是制度性、長效性的安排,因此容易存在一些問題。”張明鎖說。

    事實上,環衛工人遭遇的奇葩福利遠不止一雙高跟鞋,形式主義的關懷種類繁多,各有各的尷尬。

    此前有媒體報道,同樣在河南鄭州,出現過以“關愛環衛工”名義建設的休息室,卻淪為擺設,平時不允許工人進入,即使下雨天也不能用來休息,有環衛工表示,只有在領導檢查工作時,才能進去坐坐。

    2015年,四川什邡的環衛工人從環衛所領到消暑福利礦泉水后發現,這些瓶裝礦泉水已過期兩個月。在更早的2012年,陜西寶雞的環衛工人在參加領導慰問活動時收到紅包,但在活動結束后,紅包又被收了回去,當時工作人員解釋稱,慰問金之前已經發過,但活動臨時變動導致又發了一遍。

    環衛工的權益福利,誰把關?

    環衛工人辛勤維護城市環境衛生,他們的基本權益、福利又該如何保障和規范?

    有媒體調查發現,在北京的一線環衛工人中,真正擁有事業單位編制的少之又少,一些街道普遍將本轄區內的道路清掃工作外包給私營保潔公司,流動性大,有的甚至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分析,私營企業性質的單位,如環衛所、環衛企業等,能獲得資金來源的地方不多,因此可能出現該給的保障不能給,甚至出現克扣工資等現象。

    張明鎖也建議,環衛部門要加強管理,環衛工人的合法權益必須得到維護,侵權必須得到追究,對于來自社會的物資捐贈、公益關懷等,可以由當地的慈善組織來牽頭開展。

    “慈善總會可以起到規范作用,可與環衛工人之間建立長效的幫扶機制,明確哪些物資是他們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避免使一些所謂的捐贈成為他們的負擔。”張明鎖還建議,可以通過志愿者協會、社會工作聯合會等公益性行業組織,引導規范志愿服務行為,使其逐漸變成一種合理的制度性安排。

    \

    資料圖:環衛工人正在掃雪。中新社記者 于琨 攝

    環衛工最需要的溫暖,誰知道?

    “環衛工人收高跟鞋福利”的話題一時成為網絡熱搜,其實,近年來,諸如“請環衛工人吃飯”、“請環衛工人看電影”的相關報道屢屢出現,但是這些福利真正是環衛工人們需要的嗎?

    在上海工作的河南籍環衛工人李建告訴中新網記者,“有些來自相關部門和企業的關愛是發自肺腑的,而有些慰問卻大都是走個形式,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

    做環衛工人已經五六年的李建,目前屬于上海的一家保潔公司,每天凌晨四點半,他就開始在街道上清掃垃圾,不過,在公司中,他并不是正式工。

    “但像我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工作時間再長,福利待遇也不如正式職工。”李建表示,總的來說,近幾年的薪資有一定增長,現在能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此外,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大城市,至少環衛津貼、工作時間安排還是有保障的。

    雖然薪資福利有所增加,但對李建來說,在上海租房、生活的費用都是不小的開銷,他會利用休息時間做兼職,最多的時候兼職了四份工作,加上省吃儉用,他坦言,“這樣還能省點錢。”

    “我也是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深知農民工需要什么。”李健坦言,“我們不需要施舍和憐憫,哪怕一句問候,或者一杯熱水,我們都會感到溫馨,我們最需要的是真誠和尊重。”

    在張明鎖等專家看來,環衛工人需要的是被社會尊重,相關部門一定要維護環衛工人的合法權益,使大眾了解到這是一份高尚、有價值的工作。只有這樣,環衛工人才不會擔心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才不會擔心受到歧視。(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湯琪 張尼)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