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4/17 08:53 -- 來源: 青島早報
記者注意到,除了“白名單競賽”,還存在著許多游離于名單之外的名目不一的競賽,也不乏許多家長覺得“參賽多多益善”,并不是很在乎競賽含金量。2024 04/09 14:39 -- 來源: 青島日報
3歲的果果(化名)一天前開始又吐又拉,吃啥吐啥,喝水都吐,精神萎靡,到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感染科就診時,已經20多個小時沒有排尿了。2024 04/02 09:45 -- 來源: 青島日報
目前,治療孤獨癥尚沒有有效藥物,只能依靠干預訓練改善癥狀,幫助患兒逐步融入社會生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孤獨癥患兒的行為干預,必須倚重家長的力量。2024 03/22 09:01 -- 來源: 法治日報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類似家長口中的“毒兒歌”并非個例。一些兒歌中或摻雜臟話、或宣揚暴力、或帶色情詞匯,還有的歌詞怪異,讓不少家長直言毀“三觀”。2024 03/20 09:43 -- 來源: 新華社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副司長沈海屏介紹,目前,全國孕前檢查率達到91.8%,孕期產前篩查率達到88.7%,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和聽力障礙篩查率都已達到98%以上。2024 03/20 08:4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0~14歲少年兒童約 2.53 億。專家表示,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加強對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是一項重要的任務。2024 02/27 08:32 -- 來源: 青島早報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的表現就是不見起色,而且與家長越來越對立。”父母無奈又難堪,預約了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少年心理科專家門診。2024 02/23 09:06 -- 來源: 青島日報
孤獨癥是一類神經發育障礙,兒童通常在第16到20個月出現一些征兆,大多在3歲后可以確診,有些典型的孤獨癥兒童在更小的年齡也可以診斷。2024 02/05 08:38 -- 來源: 青島晚報
一旦險情發生,家長一定要冷靜處置,盡快撥打120或119,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自救措施,等待專業救援人員施救。2023 11/29 10:26 -- 來源: 新華社
通知指出,項目實施重點明確,普惠托育服務屬于非基本公共服務,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重在發揮引導作用,推動地方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機制、保持續、出經驗。2023 11/29 09:34 -- 來源: 半月談
有的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遲遲適應不了學校生活,聽課效率差、寫作業拖拉;有的學生總念叨不想去學校,甚至一到學校就頭痛;還有學生日常不自覺地眨眼睛、吸鼻子……2023 11/21 11:01 -- 來源: 法治日報
近日,某醫院面向兒童的精神科門診深夜排隊的新聞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小小年紀怎么得了抑郁癥”“我們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2023 11/17 08:32 -- 來源: 新華社
家庭托育點名稱中應當注明“托育”字樣,在服務范圍及經營范圍中明確“家庭托育服務”。舉辦營利性家庭托育點的,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申請注冊登記,登記機關應當及時將家庭托育點登記信息推送至同級衛生健康部門。2023 11/03 16:19 -- 來源: 新華社
所有托育工作人員應具有健康證明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戶籍地或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育機構工作。2023 09/25 09:36 -- 來源: 工人日報
近來,天賦基因檢測熱度在市場上興起,一些商家推出相關服務。然而,記者采訪了解到,部分檢驗機構涉嫌概念炒作,擴大基因與天賦的關聯分析,也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是打著高科技噱頭的消費陷阱。2023 09/19 09:45 -- 來源: 法治日報
“視覺失調、聽覺失調、觸覺失調、前庭覺失調、本體覺失調,快來看看這五類是不是有你家孩子?感統失調要警惕,莫錯過最佳治療期!”記者在網上以“感統訓練”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類似宣傳隨處可見。2023 09/08 08:42 -- 來源: 青島日報
日前,來自青島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該局組織實施的重大惠民工程“構建孤獨癥譜系障礙區域性綜合防控體系及應用”項目上半年已對我市46.97萬名0至6歲兒童進行了發育初篩,初篩覆蓋率達72.76%。